“我承认那石达开……确有雄主之姿,治军理政手段不凡。”
“但仅凭福建一省之地,就想与坐拥十五行省的清廷争霸天下?”
“难,难于上青天!”
他压低了声音,告诫道:“你怎么知道,朝廷缓过气来,曾国藩、左宗棠那些名臣督帅解决了长江一线的太平军后,不会调集举国之兵反扑福建?”
“等到王师归来,朝廷会如何清算那些与光复军过从甚密之人?”
“川宁,这些关乎家族存亡兴衰的利害,你难道都不思量吗?”
这番话可谓苦口婆心,充满了父亲对儿子和家族未来的深切忧虑。
他何尝不知新学、新思潮对年轻人的巨大吸引力?
但在他看来,以一省抗全国,无异于以卵击石。
然而,卢川宁显然有着截然不同的判断。
他在《光复新报》之中,读到了太多,超出这个时代的目光。
“爹,您就这么笃定,朝廷一定能打回来?”
卢川宁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却带着一种异样的冷静,“万一……朝廷再也打不回来了呢?”
卢继亮闻言一怔,下意识地追问:“打不回来?川宁,你……你是不是看出了什么?”
卢川宁凑近父亲,目光灼灼,声音虽轻却字字清晰:“父亲,你我身处局中都能看清的问题,那位能写出《光复新报》上那些雄文的石统帅,他麾下那些能臣干将,难道会看不到吗?”
“一个福建,或许难以独立支撑。但若再加上隔海相望的台湾呢?”
“若能联合近在咫尺的广东、广西呢?”
“父亲,您看报纸上介绍的欧陆诸国,那英吉利,本土不过一蕞尔小岛,却能凭借海军之利,纵横七海,虎视欧陆,更在南洋、印度拥有广袤的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
“石统帅的文章早已洞察先机,分明指出,未来的争霸之路,海洋,才是关键!”
“谁掌握了海洋,谁就掌握了通往世界与强盛的门户!”
“光复军若能控制福建、台湾,进而图谋两广,便拥有了漫长的海岸线与优良港口,进可攻,退可守,未必不能与倚重陆权的清廷,周旋到底!”
卢继亮听着儿子这番结合了报纸观点与自身思考的论述,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许多的儿子。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固有的认知,似乎正在被一种全新的、充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