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咽喉。
丢了长江天堑,无论是物资运输、兵力调动、信息传递,都必定会受制于人。
就算江瀚要北上控遏山、陕,暂时不准备全面进攻南方;
但只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游曳于长江之上,就足以震慑任何企图割据江南的势力,使其无法依托天险自成一体。
然而战略构想只是一方面,现实的问题却不少。
夔州府所谓的长江水师,与其说是一支水师,反倒更像是一支拼凑起来的大型运输船队。
江瀚站在江边放眼望去,其中真正可以称得上战船者寥寥无几。
更多的都是些体型较小的哨船、巡船,以及漕船和运兵船。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江瀚麾下这只部队,自从成立起就少了一条腿。
汉军的根基,几乎都是出自西北三边的边军。
论起陆上驰骋,骑马砍杀,个顶个都是好手,但到了波涛起伏的江面上,许多人连站都站不稳,更别提操船作战了。
并且,论起建设水师,夔州府乃至整个四川的地理条件也稍显不足。
四川盆地虽水系众多,但却缺乏像洞庭湖、鄱阳湖这类开阔平静的大型水域供舰队操演。
长江水师自从成立起,其活动范围都在长江、嘉陵江等内河当中。
这些河道虽然也算宽阔,但也有不少地方险滩密布,暗礁环绕,尤其是夔门、滟滪堆等地。
这样的水文条件,用来通行一些中小型船只还可以,但却无法满足大型战船的操练与运用。
当然了,现在长江水师也没有一艘大型战船可用。
主要还是缺乏船匠,没有修建大型战船的经验。
四川的匠人虽然会造船,但造的也大多都是些类似货船、客船、渔船的民用船只。
找遍了整个四川,也找不出几个懂得打造大型战舰的船匠。
但凡懂造船手艺的,大多都集中于东南沿海的官营船厂,也基本都被郑家把控着。
江瀚估计,在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等地,应该能找到懂得造大型战舰的船匠。
不过在明末这个时间段,明军的内河水师还有多少战斗力,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有总比没有好,毕竟原先的明军只是军备废弛,疏于操练而已,架子还没倒。
但凡江瀚能够接收一只水师舰队,他也能想办法慢慢恢复其战斗力。
很问题的关键是,四川根本就没有一只独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