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圆满收网。
从赵士诚这个受害者的遭遇,到南阳府的内部动荡,再到官军的兵马调动,以及最后逃兵的佐证。
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情报层层迭迭,相互印证,最终让高迎祥彻底打消了疑虑。
于是他不再犹豫,当即便召集了各部头领,让他们立刻收拾辎重,准备向西北方向突围!
此时的高迎祥,麾下的兵马仅有一万八千人,连同随军家属、以及裹挟的流民,才勉强号称五万。
他一声令下,大军便浩浩荡荡直奔北面的淅川而去。
根据赵士诚透露的情报,淅川一带如今只有一小股明军驻守——正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部队。
听到“孙传庭”三个字,高迎祥心头不由得一紧。
他瞬间想起了当初在黑水裕险些全军覆没的故事,心中不免有些打鼓,脚步也迟疑了几分。
见此情形,赵士诚立马化身狗腿子,进言道:
“闯王不必过于担忧。”
“据我所知,那孙传庭部大多都是新编练的营兵,成军不过才一年而已,战斗力远逊于洪承畴麾下的边军。”
“只要我军速战速决,拿下淅川,然后沿丹水北上,突破荆紫关,便能顺着商於古道,直插关中平原!”
他见高迎祥意动,继续引诱道,
“关中可是西北明军的老巢所在,孙传庭在此屯田一年,硬是从天灾手里抢收了不少粮食,府库充盈!”
“咱们要是能一举突入关中,劫了那里的粮仓,不仅我军粮草无忧,更能断了西北明军的根本!”
“届时、孙传庭、洪承畴麾下数万大军无粮可食,必然不战自乱!”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听到关中粮仓这几个字,高迎祥大喜过望,立刻下令让大军直奔淅川而去。
而此时的淅川,孙传庭早已安排妥当。
他听从洪承畴的安排,只在淅川城及周边隘口,象征性地放置了一部两千人的卫军。
孙传庭暗中示意守将,只要稍作抵抗即可弃守,务必给高迎祥造成此路防备空虚的假象。
而他则亲自率领八千主力,提前埋伏在了荆紫关一带的丹水河谷地段,张网以待,只等高迎祥一头闯进来。
果然,当高迎祥的大军抵达淅川城下时,守城的明军按照剧本,慌乱地放了几箭,随后便做鸟兽散。
轻易拿下淅川,高迎祥还沾沾自喜的以为自己走对了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