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不授”的原则,只限于父子、师徒之间耳提面命,口口相传。
即便是师徒之间,有时都会偷偷留一手,生怕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还有些老顽固,宁愿身死,把一身绝技带到土里,也不愿将其轻易外传。
如今江瀚开口就要他们将自己积累多年的医术、经验、药方倾囊相授,这让他们如何愿意?
看着众人沉默抗拒的表情,江瀚好一会才明白症结所在。
但他也不好强逼众人,有句话得好,千万别苛待你的厨子、医生以及身边人,否则很可能出什么意外。
他深吸一口气,决定换个方式。
“倒是本王考虑不周了。”
“你等无非就是顾虑技艺外传,怕日后断了生计或者影响地位。”
“这也是人之常情。”
“这样吧,只要你们肯去医学馆任教,那就一律纳入体制,授予官身。”
“品级嘛,我也稍微提一提,从正三品往下到六品。”
“俸禄就按同级的文官标准制定,不作折扣。”
听了这话,在场的大夫们也没说话,只是互相看了看,默认了这个法子。
按照明廷标准,太医院的院判也才只有五品,下面的御医则是八品。
现在王上一口气提了两级,俸禄也跟着水涨船高,这已经很给面子了,他们也不好再拒绝。
院判张继源也适时出面,揽下了此事:
“既然王上抬举,我等也不好再推脱。”
“只是.太医馆初立,办学应该分哪几科呢?”
“教材该如何选择?是否需要新编?”
“还请王上示下。”
江瀚点点头,解释道:
“既然说到这里,那我也不妨直说了。”
“依本王的意思,太医馆以后的教学内容,也要改改。”
“不能再拘泥于古法古方了,得向前看,逐渐尝试新法。”
众人闻言一愣,眼中闪过一丝迷茫。
新法?什么新法?
他们祖祖辈辈都是参考医书,在古法上逐渐改进并学习医术,哪听过什么新法。
而江瀚也有些语塞,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清楚。
在他看来,在这个时代,无论是中西方的医学,都属于古代医学的范畴。
他也不打算单纯的用什么中医、西医的概念来区分。
毕竟在明末这个时间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