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跑,同时立刻向附近的独立支队主力求援。
主力部队接到消息后,会迅速赶来支援,往往能将增援的日伪军一网打尽。
日军陷入了两难:
要是为了一座小炮楼出动一个大队甚至联队的兵力,不仅得不偿失,还会暴露其他防线的空虚。
可要是不增援,炮楼里的日伪军要么饿死,要么只能投降。
久而久之,日军再也扛不住了。
一部分日伪军为了活命,开始用武器弹药向民兵换粮食。
一部分试图拼死突围,最终倒在了战士们的枪口下。
还有一部分干脆放弃炮楼突围,狼狈地退回到城市里,再也不敢轻易驻守偏远据点。
相比之下,伪军的选择要“现实”得多。
他们本就不是为了“效忠天蝗”而来,大多是为了混口饭吃才当的伪军。
如今饭都吃不饱,还要天天提心吊胆,哪还有心思跟着日军卖命?
一旦炮楼被围,只要八路军喊话劝降,相当一部分伪军会毫不犹豫地缴械。
对他们来说,投降八路军虽然也未必能顿顿吃饱,但起码不用吃“紫蛋”和“泡蛋”。
太原第一军司令部内,司令官岩松的状态却一日比一日差。
这段时间内,他仿佛苍老了十几岁,原本挺直的腰杆变得佝偻,眼神也失去了往日的锐利,整个人看起来垂垂老矣。
他看着桌上的战报,眉头拧成了死结。
晋省的八路军确实没有发动大规模进攻,可那些“小打小闹”的骚扰,却比大战更让他头疼。
今天是某个炮楼被围,明天是铁路被拆,后天又是公路被挖。
八路军显然是吃准了日军主力被太平洋战场牵制,无法及时增援,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地折腾。
更让他心灰意冷的是,他主导的“伯计划”彻底破产了。
这个计划原本想拉拢晋省的地方势力“岩长官”,借助其力量对抗八路军。
但岩松被岩长官骗了一批装备,得到装备后岩长官直接变卦。
岩松直接成了笑柄。
如今第一军连自身都难保,接连在吃败仗,连报复回来都做不到。
除非第一军能突然爆发,扫清晋省的八路军,重新掌控战场主动权。
但显然不可能。
单是一个独立支队,就足以让他焦头烂额,哪怕赌上第一军的所有精锐,他也没有“一战必胜”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