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边疆都划归于它的统治之下。
清朝先后统一东北、入主中原、收复台湾、收服喀尔喀、三征准噶尔、平定回部、平定雪区。
到了乾隆时期,疆域最终达到鼎盛的1320万平方公里,并且稳定了一百多年。
版图雄浑饱满,美感十足,也就是我们熟知的秋海棠。
外东北隔着外兴安岭把俄罗斯挡在了西伯利亚的冰天雪地里。
中国多了两个临海,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多了12000公里的海岸线。
黑龙江也有了出海口。
中国东北完全可以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日韩进行贸易,加快东北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地缘战略上看,中国可以从南北两个方向钳制日本。
至于西边,青藏高原也被中国控制。
隔着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可以有效地把山那边的势力阻挡在外边。
就像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所说的那样:
“谁占据了那片褐色大陆,谁就将在亚洲大陆占据优势地位。”
狭义的西域部分完全被清朝占据,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七河流域。
也就是国人所说的外西北在大清伊犁将军的管辖之下。
以大湖、沙漠、草原和天山西段山脉构成的屏障,使得整个新疆地区22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显得饱满而又安全。
当然最重要的部分还是蒙古地区。
从外蒙古出发,能直接威胁中国的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
如果外蒙古在手里,国防前线就能向北推移几千公里,受威胁的就是西伯利亚了。
所以对于中华而言,理论上讲,秋海棠叶就是最完美的版图。
要战略有战略,要纵深有纵深。
要种田的地,有种田的地。
不论疆域,还是海岸线,都要非常好的战略纵深。
而夷州的地理位置,更是类似于东南沿海卫星一样的存在。
“拱卫沿海?”
杨仪对李翊这个论调,忍不住出声质疑。
“相爷,我大汉水师纵横江河,威震四海。”
“如今海晏河清,何处需要一蛮荒岛屿来拱卫?”
“此岂非画蛇添足乎?”
“是啊,相爷是否过虑了?”
“海外蛮夷,焉能威胁我天朝海疆?”
众臣议论纷纷,皆露不解之色。
唯有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