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羽扇微顿,眼中闪过一丝惊疑不定的光芒.
他紧紧盯着李翊,试探着问道:
“相爷之意……莫非是担忧。”
“未来可能会有……来自海外之威胁?”
此言一出,满殿皆寂!
随即,不少大臣脸上露出匪夷所思甚至觉得荒谬的神情。
海外威胁?
茫茫大海,波涛汹涌。
除了些许零星海寇,还能有何威胁?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在一片质疑的目光中,李翊却缓缓点头,语气缥缈而坚定:
“海外之事……未可知也。”
“然,防患于未然,乃立国之本。”
他不再纠缠于虚无缥缈的未来威胁,转而具体阐述。
“即便不论远虑,单说近益。”
“夷州据东海之要冲,控南北之航道。”
“得其地,则我水师有了前出大洋之跳板,商船有了避风补给之中继。”
“其地虽现下蛮荒,然山林茂密,土地肥沃。”
“若善加经营,亦可成为鱼米之乡,缓解东南人口压力。”
“此乃实利也。”
他看向诸葛亮,回应其关于失控的担忧:
“至于孔明所虑,将来中原遭逢动荡,夷州或会失控……”
“此事,老夫岂能不知?”
“然,难道因噎废食?”
“我辈所能为者,乃是在国力鼎盛之时。”
“将此战略要地,纳入华夏版图。”
“确立统治之基,留下法理之据!”
“即便将来一时失控,亦要让我华夏子孙后世皆知——”
“夷州,乃中华自古之疆土,不容分裂!”
“至于收复之事,”
他语气沉凝,带着一种对后人的无限期许。
“则需相信后人之智慧与魄力!”
“我辈之责,在于开其端,奠其基!”
诸葛亮听着李翊这番前所未闻的宏大叙事,眼中光芒闪烁。
显然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他喃喃道:
“相爷之意……竟认为在未来。”
“海上之舰队,其重要性将堪比甚至超越陆师?这……”
“大海,浩瀚无垠,蕴藏着无穷之机遇,亦可能潜藏着未知之风险。”
李翊意味深长地道,“于我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