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情激昂,纷纷要求先行救援新罗,夷州之事似乎可以暂缓。
刘禅见众意如此,不由再次看向李翊,询问道:
“相父,您看这……”
李翊眉宇间那“川”字纹路愈发深刻,显然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权衡。
他目光扫过群情激愤的众臣,又似透过他们看到了更远的地方。
最终,他几不可闻地轻叹一声,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与决断:
“……也罢。”
“新罗求援,关乎宗主威信,不可不应。”
“那便……先援新罗,再图夷州。”
朝议散去,众臣各怀心思离去。
诸葛亮刻意放缓脚步,待众人走得远了,方与李翊并肩而行。
“相爷,”
诸葛亮语气中带着前所未有的探究。
“今日朝堂之上,您言我等眼界有局限。”
“亮回去后深思,自觉已将目光放至未来二百年。”
“依亮推演,二百年内,夷州之于中土。”
“恐仍难提供相爷所言之‘战略作用’。”
“不知相爷所言之‘长远’,究竟远至何时?”
李翊停下脚步,望向宫墙外辽阔的天空,缓缓吐出一句:
“若将目光……放至两千年后呢?”
“两……两千年?!”
诸葛亮纵然智计超群,闻此亦不由浑身一震,愕然当场!
这已完全超出了他所能想象的极限!
“时代洪流,滚滚向前。”
“未来之变局,非我等今日所能尽窥。”
李翊语气沉凝,“然,老夫可断言。”
“夷州之战略地位,随时间推移,只会愈发重要!”
“我非不知今日取之,他日或失。”
“然,取之,便是留下印记,埋下种子!”
“要让后世子孙皆知,此岛乃我先辈流血打下之疆土。”
“法理、情理皆属中华!”
“纵有波折,此念不可移!”
“此即我辈为后人所能做之事!”
诸葛亮怔怔地看着李翊,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位亦师亦友的巨擘。
良久,他深深一揖:
“相爷之深意,亮……今日方悟。”
“是为子孙万代计,非为一时得失论。”
李翊微微颔首,转而谈及新罗之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