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救援新罗,亦非全无益处。”
“倭国……朝廷对其知之甚少。”
“借此机会,或可窥其虚实,加强我与海外诸国之联系。”
“开阔眼界,总非坏事。”
诸葛亮闻言,心中一动。
想起李翊一直以来力主开拓海贸、加强对外往来之举,不由试探问道:
“相爷似乎……对海外之事,格外执着?”
“莫非海外,有何令相爷如此着迷之物?”
他心中甚至闪过一丝念头。
莫非位极人臣、年事已高的李相爷,亦如当年始皇般。
暗存探寻海外仙山、求取长生之念?
李翊何等人物,立时看穿诸葛亮心思。
他不由莞尔,调侃道:
“孔明啊孔明,莫非以为老夫欲效徐福故事,求那虚无缥缈之长生药否?”
他收敛笑容,正色道:
“老夫所望者,乃欲打破国人‘天朝上国,无所不有’之固步自封!”
“要让世人知晓,海外亦有广袤天地。”
“奇异物产,迥异文明!”
“知己知彼,方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若一味沉醉于中央之国之旧梦,终有一日,会为时代所弃!”
诸葛亮心神再震:
“相爷……此亦是为那‘两千年后’之未来着想吗?”
“是否……太过遥远了?”
“确实遥远,远超常人想象。”
李翊坦然承认,目光却依旧坚定。
“老夫亦不奢望能于朝夕之间改变世人之观念。”
“然,重要的是,先将此‘重海’、‘开眼’之思想种子,埋植下去。”
“待以时日,沐浴风雨,总能生出根芽。”
“这,便是我辈能为后世所做之另一件事了。”
言罢,李翊不再多言。
拄着拐杖,缓步向宫外走去。
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投射在汉白玉的台阶上。
那背影虽略显佝偻,却仿佛承载着一个跨越千年的沉重梦想。
诸葛亮驻足原地,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
心中波澜起伏,久久无法平静。
他隐隐感觉到,李翊今日所言所行。
正在为这个庞大的帝国,悄然指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方向。
或许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