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相爷尝言:压迫愈甚,反抗愈烈。”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治理边疆,当以怀柔为本。”
姜维肃然起敬,赞叹道:
“相爷的确远见。”
“然羌人居于深山,习性彪悍,如何使之归心?”
诸葛亮展开陇西地图,指点的道:
“吾观羌汉之隙,多在三点:”
“其一,汉官苛税。”
“其二,汉民夺其牧场。”
“其三,文化不通,相互猜忌。”
正议论间,侍卫来报:
“羌族首领俄何烧戈率众求见。”
诸葛亮命请之入。
须臾,
但见一位身着豹皮、头插雉羽的羌族大汉昂然而入。
身后还跟着几名羌人,抬着羔羊、青稞等礼物。
“都督仁德之名远播四海,羌人愿意归顺大汉!”
俄何烧戈行羌族大礼,声如洪钟。
诸葛亮亲自扶起,温言道:
“……首领请起。”
“大汉定当以诚相待,绝不负羌人之心。”
俄何烧戈却忽然跪地泣诉:
“然近日有汉官强征我族牛羊千头,又夺羌女三人。”
“若都督不能主持公道,羌人唯有再遁深山。”
诸葛亮勃然变色,立即召来相关官吏对质。
查实后,
当即将贪官革职查办,并命其加倍赔偿羌人损失。
事后,诸葛亮对姜维道:
“法不行则令不止。”
“吾欲立《护羌令》,汝可愿助我草拟?”
姜维拱手:
“维万死不辞!”
经半月筹划,《护羌令》终于颁布。
主要内容有:
一、禁止汉官强征羌人财物。
二、羌汉通婚者免赋三年。
三、设立互市,公平交易。
四、羌人愿农耕者,分与田地。
法令虽颁,推行却遇阻力。
一日,
姜维巡视狄道县,见有汉人豪强正在驱赶羌人牧民。
“此乃羌人世居牧场,尔何故驱赶?”
姜维上前大声质问汉人豪强。
豪强却回答的振振有词:
“将军有所不知,这些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