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例子。
从前的申生、御寇、楚建等人都是正式的继承人,但照样被亲生父亲加害。
这并不是说骨肉关系反而喜欢分离,也不是亲戚间互相盼着对方倒霉。
而是爱真的会消失啊。
亲生父子尚且这样,那您跟孙权这种没血缘关系的就更是路人了啊!
说完这些,陈登还补了一句大刀:
阁下您抛弃自己的生身父母去当别人的后代,这算不上讲礼吧?
知道祸事来临却硬要留下来,这算不上智慧吧?
看到正统的皇朝不跟从反而产生怀疑,这算不上大义吧?
您自称是堂堂大丈夫,却做出违背礼、智、义三者的事情。
还有什么值得尊重的呢?
孙韶独坐军府,案前帛书墨迹未干,烛火在穿堂风中摇曳不定。
他指尖抚过陈登劝降信中“天命在汉,吴舟难载覆巢之卵”的字句。
忽然有滴水渍在“卵”字上晕开,方才惊觉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擂鼓聚将。”
他声音嘶哑得不像自己。
当麾下偏将们甲胄铿锵地聚于堂前,孙韶举起帛书苦笑道:
“陈元龙来信,诸君可愿一闻?”
不待回应却又自问自答:
“他说建业水师尽丧,吴主已是瓮中捉鳖……”
“说我们七万儿郎困守孤城,不过是替将倾大厦多添几根残柱罢了。”
有一些仍然忠心于吴王的校尉请缨道:
“都督!末将愿带死士夜袭敌营!”
“然后呢?”
孙韶望着堂下这些最年长不过三十的将领。
只因老将大多死光了,不得不然年轻人顶上来。
“让城外二十万汉军告诉你们的妻小,诸位是如何被射成刺猬的?”
话落,他忽然起身长揖到底。
“诸君随我时日虽短,然韶实不忍见尔等随我共赴黄泉。”
满堂铁甲相撞之声渐息,最终化作死寂。
老将韩当捶柱泣血:
“当年随孙讨逆将军创业之时,何曾想过会有今日!”
“因为记得伯符将军,才更不能让他苦心经营的江东儿郎枉死。”
孙韶解下都督印绶轻放案上。
“我欲开城,诸君若不愿降,可斩我首级以明志。”
烛芯爆出火星,映得众人脸上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