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转而又提出了意见:“上海.从这儿到上海?运输成本太高了吧?”
“钢材保质期长,我们可以依托江运。”毕亚雄解释道:“而且我们可以借机建设长江沿线销售网络,收购其他钢厂,全国31家重点特钢企业总产能才五千万吨,对比发达国家远远不足。我们是人口和地域大国,一旦高强钢引入建筑和房地产,市场空间将是数倍扩张!你看我们的江北店,不就用上高强钢了?”
于春尹看陈学兵依旧未置可否,心想这位新来的毕总裁是否过于急切,惹得外甥不快,但又不好直接驳他面子。
正斟酌措辞,陈学兵猛地抬手,目光如电扫过蔡志坚和毕亚雄:
“他们现在要拉动生产线,现在还需要多少钱?”
办公室安静下来,大家都感觉到董事长的态度好像有些…迫切。
“铁矿谈妥了,主要是电解铜…供货商还在协商。”蔡志坚回答。
“把他们完全收购,需要多少钱?”
大家互看一眼。
还真要收购??
完全收购??
“额董事长,我倒不是那个意思.”毕亚雄急忙解释道:“这家企业我们没有必要完全收购,我的意思是我们既然有2.2亿的债务在里面,短期也收不回来,不妨就转化为股本,博一把收益,再额外投入几千万,让他们的供应链顺利转起来就行了。”
“对啊,董事长,他们原本负债就有5.6个亿,资产评估还不到7个亿,现在通过政策拿到1.5亿贷款,除开企业现金流,已经资不抵债了,如果这笔钱管理不善,被管理层胡乱花掉,这家厂就只有申请破产清算。”
蔡志坚也劝道。
陈学兵不以为意地一笑:“这样的企业评估本来就是不公平的,真正要建立起一家年产70万吨的特钢厂,需要多少钱?新设备,新厂区,起码要1.5倍的价格吧?现在我们还有一笔高折价债务在里面,全款拿下,不亏。”
说着,他拍了拍毕亚雄的胳膊,道:“你刚来就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智慧城市,首先要安全,你找到了抓手,这事我得支持你,必须拿下所有股权,我们才能自营,自定价,后续的发展才有优势。”
到这里,他仿佛有些兴奋了,起身,慷慨激昂起来:
“我看我们就把春瑛特钢收进来,扩大产能,以这个高强抗震钢材商住楼为基础,进入房地产市场,打响我们的招牌!水泥,我们也要用自产的!既然材料运费比较贵,地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