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蔡志坚推了推眼镜,沉吟了一下道:“那家钢厂的企业主压力其实也比较大,现在又贷了一笔款,其实已经资不抵债,她是怕翻不了身,所以在强行推生产,如果我们愿意入手,说不定能把控股权也拿过来。”
陈学兵对钢铁行情倒是知之甚深,特钢生产的螺纹钢接下来确实会有大涨,要从三千多涨到08年的六千块峰顶,但成本也涨了,只能说供应侧确实会紧俏起来。
到了08年金融危机,又会被冲下三千,而后等到年底四万亿政策出台,又会反弹。
这样的连续大幅波动,螺纹钢又是大宗商品,对他而言,是继股市行情之后的一次投资的好机会。
于春尹却皱眉。
“那个钢厂规模小了吧?三座35吨的电弧炉,属于中小产线,年产才70多万吨,比人家那种百吨以上的大炉,产量低太多了,竞争上没有优势,房地产也很少用特种钢,销量是个问题。”
听到这儿,陈学兵饶有兴致地抬眼:“怎么搞的?这个钢厂,你们都去看了?都动心了?”
阚治东咧嘴一笑,带着点怀旧:“我们这代人,谁没点钢铁情结?当年大炼钢铁那阵仗,几层楼高的炼钢炉,啧啧,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我小的时候,你外公以前还被招进钢厂工作过呢!那时候进钢厂可是铁饭碗,单位发肉,工人腰杆硬!你外公是知识分子,当年因为这个工作逃过一劫,我小时候就喜欢去生产线上看炉区!”于春尹也笑道。
陈学兵也不是没见过钢厂,听着也就明白过来了,老钢厂设备看着恢宏,铁水炼钢的过程又像放烟花。
在那个时代,大概是男人的终极大玩具。
不过毕亚雄对于春尹的规模论却摇头发笑:“规模小,可以扩大产能,而且小产线是时代的趋势,全球都在转向短流程炼钢,高端特钢可能需要更小吨位的精炼炉配套,要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来提升产能,这家钢厂空置面积又大,正好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而且现在消费者需求上来了,房企的要求也该变了,我们可以依托特钢产能定向研发超高层建筑用高强抗震钢材、低碳环保建材,董事长不是想依托科技打造「智慧城市」吗?这就是房地产科技的未来,更轻,更耐用,抗腐蚀,这样的概念拿到上海,绝对有市场!”
陈学兵听到这话眼神骤然锐利,仿佛被点中了什么。
他摸出一支烟点上,烟雾缭绕中陷入了深沉的思索。
于春尹见他不答,以为他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