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书记一家去临川提亲的事情,总算是尘埃落定,圆满成功了。
赵希言接到随行司机发来的“一切顺利,已返程”的简短信息时,绷紧的神经终于松了下来。
他轻轻吁出一口气,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
这件看似“私事”的任务,其压力之大、考量之细,丝毫不亚于处理一份重大项目的方案。
每一步都关乎领导的声誉,关乎明州官场最敏感的那根神经。
好在,结果符合预期。
刘航书记被充分尊重了,面子给足了,心结似乎也解开了。
郑书记低调务实的意图得到了完美贯彻。
这对未来郑书记在临川的工作,对稳定整个明州干部队伍的情绪,都有着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
这份功劳,虽然无人知晓,但赵希言内心是踏实的。
他翻开桌上的记事本,在“刘书记提亲”这一项上,打了一个清晰的勾。
然后,他的目光沉静地移向下一项议程。
发改委。
前几日,郑书记在听完发改委关于重点项目进展和“新明州建设”对接省里相关部门的汇报后,虽然当时没说什么重话,但眉头微蹙,甚至在后来的小范围谈话中,语气里流露出一丝不满。
“……对接机制要打通,政策落地要快……不能老是坐等上级文件,自己不去动脑筋,不敢担担子……这叫什么?衙门气!”
赵希言清楚地记得郑书记说出“衙门气”三个字时失望。
“衙门气”!
在郑书记大力推动“新明州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强调解放思想、打破常规、锐意进取的当下,这种评价对作为关键宏观政策部门的发改委来说,无疑是敲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这记警钟没有公开敲响,只是在他这个秘书面前微微展露。
郑书记要看到的,是行动,是改变。
而他这个秘书的职责之一,就是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尤其是领导关注却暂时未明示的那部分动态。
于是,一份关于“近期省里及周边城市关于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扶持、专项债券使用等方面的最新动态简报”的信息需求,以市委办公厅副主任赵希言的名义,签发到了市发改委办公室。
理由冠冕堂皇:为市委下一步决策部署提供参考支撑。
接到这份文件的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心里打了个突。
市委办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