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于王道的好处;而于康大掌门自身而言,除却能令得治下繁荣之外,这却是他印证自身所立丹论“清浊世”、好做辅以修行的关键之处。
若不然,便算是有玉珏推演妙算、真人珍宝相辅,年才二百岁的金丹后期上修亦不是那般好成的。
当然,康荣泉年才百八十岁,于结丹而言虽算不得早,更远比不得康、蒋二位宗门长辈,但胜在其将康大掌门所传的《玄清枯荣秘册》领悟透彻。
是以便算其未丹成中品,但一身灵蕴较之寻常新晋上修,却还是要稳稳高上一头。
康荣泉未乘坐骑,而是踏在一柄悬浮的法宝缓降下来。
这法宝亦是重明宗库中所藏的珍品,康荣泉甫一结丹,便就得了康大掌门厚赐。法宝名为螭攫、出自对着重明宗是有栽培之恩的虎泉真人灵戒之中。
长三尺九寸,通身皆是陨铁与赤铜交融的本色,钩身布满凸起的虬结螭纹,皆是螭血后裔的天然骨节纹理,经真火淬炼后愈发狰狞,如活螭盘绕。
这法宝凶厉非常,却与康荣泉灵植长老的身份不甚相称。
待他落至高台中央时,台下忽然传来一阵低沉的嗡鸣。
不是铜钟石缶,而是七名筑基长老各持一面“镇元锣”,按东西南北中上下七个方位敲击,锣声不躁,却引动了阳明山的地脉灵息。
兰台四周的百棵灵树忽然开花,花瓣飘向高台,在康荣泉身周织成一道半透明的灵花屏障。
锣声低沉,七方应和,引动地脉灵息嗡鸣。
澄溪树灵花绽放如雪,随风飘卷,于康荣泉身周织就一道流光溢彩的灵瓣屏障,将其身形衬得愈发卓然出尘。
兰台上下,一时寂然,众修皆屏息凝望这重明宗新晋金丹的风仪。
康荣泉立于高台,玄衣肃穆,螭攫钩悬于身侧,虬结螭纹隐泛赤铜幽光,凶厉之气与他周身沉凝的丹息奇异地交融。他目光温润,扫过台下济济同门与四方宾客,朗声道:
“荣泉幸得宗门深恩,祖师庇佑,掌门师伯及诸长老提携,同门襄助,方得窥此金丹门径。
此非一人之功,乃我重明道脉绵长,气运所钟之显兆。今日开此微末道筵,一则为感念宗门栽培,二则愿与诸同修、诸道友,共论丹道初解,以期互证精微。”
其声清越平稳,无骄无躁,自有一番沉稳气度。台下重明弟子,无论内外门,闻此谦逊之言,面上崇敬之色更浓。郑云通立于弟子列前,眼微热,胸中激荡难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