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的师弟结丹了、康大掌门儿子结丹了,现下便连康大掌门的族孙竟都已结丹了
罢了罢了,便连化神真君都难揪得住这时光荏苒,况乎他这一介金丹。
所谓悔之一字、从来无用。
乌风上修只是嗟叹一声,便就轻易压住了心头这阵唏嘘。
“残年不久、好享富贵余生才是正理!”
他才将心头的低落情绪扫了干净,便就见得康荣泉身着玄衣、迈步出来。
乌风上修再悄悄一瞥,面上竟是微微一怔:
“此子功法确了不得,难不成这重明宗真就寻不得一暗弱之辈?!乖乖的,他家到底是占了哪路仙宗的风水,没道理频频出来人才才对。”
阶下生得这感慨的上修自然不止乌风一人,今番来贺的宾朋自不都是一样心思。
窥得康荣泉身上灵蕴过后,本来因重明宗威势森严而产生的怨气,似又藏得更深了一分。
康大掌门目光如炬,众修反应尽都看得清楚,倒是颇为自得。
今番难得大方一回,于康荣泉结丹一事上头不光收礼,还愿得靡费一笔开设筵席、筑台布道。
令得重明宗一十二州内中宵小尽都咸服,整肃风气自是目的之一。
要晓得康大掌门岳家才生变故这等事情可瞒不得哪家主事,各家主事起些心思,却是再正常不过。
别的不谈,古玄道,山南道两地总管,近来与康大掌门可算不得和睦十分。
他不是不晓得于这些享了千百年福气的土霸王而言,在境内推行清剿邪修、商贷黎庶之策太过酷烈。
但这事情却是可紧不可松,如是退了一步、施些怀柔手段,那么或能笼络得人心一时,然将来如是要再重启旧事、面临的反扑可就
康大宝自不是圣人,清平地方、理清弊政看似冗杂麻烦,但却才是维持长治久安的根基。且人口殷实、地方平靖过后、才真能民丰物阜。
被重明宗编管最久的云角州,哪怕都已失了平戎县这个重明宗的起家之地。但是论及灵珍出产、灵石缴纳,却要远胜于宣、韩二城从前所计之和。
虽说在这左近仍称不得富饶十分,但因了州中局势安稳、各家少有纷争,便连外方修士都愿得迁徙过来,反倒使得云角州灵地地价涨得颇高。
想来如此再过一二百年,说不得向来有边鄙之名的云角州,或还真能成为富庶之地。
于重明宗诸位主事之人眼里头,这便是自己掌门常言勤修内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