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转,清浊互根。”康荣泉声若清磬,借灵脉共鸣传遍四方。
“此非神通幻化,乃循地脉本理,疏导淤塞,化浊为养。昔年我道基虚浮,幸得掌门师伯点醒‘清浊相济’之要,方知浊非顽疾,实乃清之沃壤;清非孤悬,需浊以滋养其根。”
他指尖轻弹,一枚墨玉灵珠飞向兰台边缘一片特意留置的贫瘠灵壤。
灵珠没入土壤,如墨滴入水晕染开来。不过瞬息,那片灰败之地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起油亮黑光,继而嫩绿破土,灵草抽条。
丛丛低阶灵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都品阶不高,却生机盎然,引得台下低阶弟子与精研灵植之道者目眩神迷,啧啧称奇。
此景此理,直指丹道根本,更暗合康大宝“清浊世”之丹论。
观礼诸修,无论重明弟子抑或外方宾客,皆心神震动,若有所思。碧澜宗会一上修捻须颔首,眼中精光闪动;
黄陂道青崖洞、赤水坞来人面上笑容微僵,彼此交换的眼神中忌惮更深;悦见山副使窥探澄溪树灵枢的目光亦为之一滞。
高台之上,康大宝端坐主位,将台下诸色神情尽收眼底。
康荣泉指尖再弹,余下墨玉灵珠四散飞去,落在兰台各处,皆引发生机勃发之景。台下赞叹声起。
碧澜宗会一上修起身拱手,语气真切:“康长老高论,令某茅塞顿开!重明宗‘清浊相济’之道,实乃大道正途!”
其余外方宾客亦纷纷颔首,先前的试探与忌惮,尽数化为敬畏。
康荣泉收了螭攫,灵花屏障缓缓消散,花瓣沾着灵露落在众修肩头,如受道泽。叶正文大长老朗声道:
“今日大典暂歇,三日后讲道再启,诸位道友尽兴而归。”众宾纷纷起身告辞,言行间尽是恭敬,再无半分试探之意。
夜色渐浓,灵雾漫过阳明山,澄溪树新叶簌簌作响,螭攫悬于瑶岫洞天前,赤铜螭纹与地脉灵息共鸣,泛着幽光。
清浊相济的道韵仍在山间流转,而一场化浊归清的风雨,已在夜色中悄然酝酿,只待黎明破晓,便见分晓。
蒋三爷见得此幕,目中神色变幻不停,最后才似是下了决心,待得热闹的大典完结过后,便就寻到了康大掌门。
“大师兄,愚弟是想往外道一行,还望师兄准允!”
58329145
爱吃han烧白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