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不如让他们用资源来换。”
“一来可以用火药等物资,控制兀慎人。”
“二来可以消耗他们抢来的财宝,消耗他们的实力。”
“三来大明也可以获得收入,用来开发西域。”
李己这个想法,很快就得到了兵部的支持,上奏后,皇帝和内阁都同意了李己的意见。
最后就是两个有功之臣了。
首先是刘秉。
内阁首辅高拱上奏,请求封诰刘秉的老母和妻子,再恩荫其子。
这个建议理所当然的通过,这一次隆庆皇帝十分的大方,给刘秉年幼的儿子锦衣卫千户,朝廷承诺,还安排刘秉之子入学读书。
但是刘秉的职位,却引起了朝廷的争论。
高拱的想法,是按照旧例,给刘秉西域通政署主司的职位。
但是这个职位遭到了赵贞吉的反对,认为仅仅是通政司的职位,没办法让刘秉放开手脚。
隆庆皇帝也觉得高拱这个建议不够好。
当然,这个问题最难的地方,还是如何封赏兀慎人。
要给兀慎人什么待遇,这才是争论的焦点。
有的官员主张按照草原旧例,封兀慎首领为王。
但是也有官员认为,册封兀慎为王,会给兀慎人正统,如果他们赖在西域不走了,那朝廷就很被动。
最后这一番争论,还是由苏泽上书解决了。
《请立安西都护府疏》
这份奏疏很简单,就是请朝廷仿效大唐旧例,在西域城里安西都护府。
朝廷给兀慎人的册封,就是将这支兀慎军队,编为安西都护府下的安义军。
给兀慎首领那力不赖安义军节度使的职位,再给刘秉一个安西都护府行军司马的职位。
苏泽这个奏疏,让群臣眼睛一亮。
给兀慎首领一个节度使的职位,确实也能酬劳其功劳。
然后安义军这支部队,是在安西都护府的节制下的。
那朝廷也没有给兀慎人任何宣称。
刘秉的职位是安西都护府行军司马,安西都护府这个机构在安义军之上,但是刘秉本人的职位又在兀慎首领那力不赖之下。
那刘秉就成了安西都护府派来,专门负责帮助安义军解决政治问题的官员。
然后就是安西都护府了。
苏泽同样给了建议。
同样是按照安东都护府的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