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平关,自古便是英雄用武之地。
一百一十年前,张鲁攻破此处,成功夺下汉中,割据二十载;九十年前,曹操刘备在此争雄,终成鼎足之势;四十年前,钟会、邓艾也是自此入蜀,开启了晋室的一统之战。如今刘羡又一次站在了此处,遍观两岸的山石成林,松柏成障,心中无限感慨,他想:眼见如此秀丽风光,世人怎能不胸生激荡,怀有吞吐日月之志呢?
但随行的将领们却感到较为悲观,因为若要在这里进行作战,条件未免过于艰苦了。阳平关之前,仅有一条平坦的小道,可以容纳十余人并肩前行,在这种条件下,想要从小路上进攻阳平关,无疑是不可能的。而南面又是汉水,那就只有一个作战选项:上阳平山扎营,翻山进攻阳平关。
这正是当年曹操灭张鲁的选项。可即使曹操当时有十余万大军,也一度在阳平关上受挫,因为地形实在是太过险峻了。
根据《魏略》中的《魏名臣奏·董昭表》记载,当时张鲁军在阳平山上也立有营垒,曹军被迫从下往上仰攻,别说攻破营垒了,连近身都极为困难,激战一夜,双方的战损达到了骇人的一比五十,曹操见此情形,沮丧得无以复加,当即就想打道回府。
还好撤军之时的当天,阳平关发生了一件怪事:不知为何,有数千鹿群突然奔袭到北山上,冲垮了张鲁军设立的栅栏。而五斗米道以鹿为神兽,张鲁军遇此情形,还以为遭遇了神罚,北山守军当即落荒而逃,而曹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当即停止撤军,趁守军没有补齐缺口,先行抢得阳平山,这才阴差阳错地夺得了阳平关。
也因为此事,张鲁也认为曹操乃是有上苍庇佑的强运之人,为此拒绝了刘备的招揽,放出“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的名言,最后将整个汉中郡与上百万人口,原封不动地交给了曹操。
而现在,除去眼前的阳平关外,人们也可以看见,北面的阳平山上,同样列有不少营寨,形成了一个系统的防御体系,与当年的张鲁军布置无异。可刘羡既没有曹操的十余万大军,也没有数千麋鹿引路冲围的好运。想要正面攻破阳平关,在众人们看来,真可谓是难如登天。
故而有人提出建议说,不如先退回沮县,从长计议,看看是否可以用水师,绕过这座艰险的关隘。毕竟当年先主取汉中,就是直接无视了阳平关,渡汉水进入汉中,进而在山中开凿粮道,南下定军山,进而攻略汉中。
但刘羡却拒绝了这个建议,他不顾军中的反对意见,仍令众人上山扎营,并下令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