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但他也不能揽责,根据与江统等人的往来信件,陆机已经得知了卢志对他大发攻讦的消息,一旦他背上了这个作战失利的责任,恐怕立刻就会为司马颖归罪下狱。
因此,陆机思来想去,采取了两手策略,一是发挥他的文学才能,为战报尽添华章。在文中,他称诸将“奋师弹剑,戮力一心”“扼山横槊,雄姿壮发”,尽可能将此战描述成功败垂成,写到乔智明一度接近皇舆时,他写“白虹贯日,苍鹰击殿”,结果功亏一篑,令人扼腕。谈到最后之所以失败,并非是诸将的过错,总是天气不利,士卒疲惫,马匹有差的问题。
但说来说去,总要有人担责。
陆机的第二个办法,便是又附了一封私信,在信上对司马颖说,根据此战的结果来看,如果按照此前的对垒方略,我军获胜应该是不难的,在我率军出发前,您也是同意了的。为何临时改变了主意?我知道,您本性纯善,身边定是有奸臣阿谀,说出了一些不忍之语。请您千万不要相信,再给我三个月时间,我必然设法拿下洛阳。
这其实就是变相地攻讦卢志,陆机其实也很欣赏这位卢氏魁首,但政斗至此,已经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了。陆机将军报与私信写完,自己又阅读了一遍,信中言辞之谄媚,毫无士人之风骨,令他自己都有些作呕。他看着自己的手指,当年他自负才华,北上洛阳,何曾想过会有这么一日,如此反复地侮辱自己呢?
写完信后,陆机将两封信交给其弟陆耽,让他亲自去见司马颖,和他面谈详情。可这一切的效果如何,陆机心里还是没有底,他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为了确保不失去司马颖的信任,也为了提升己方的士气,陆机还必须尽快做出一些成绩来。
为此,他盯上了许昌的范阳王司马虓与征东军司。
范阳王司马虓本是齐王司马冏的余党,与司马冏关系匪浅,自司马冏辅政后,他能坐镇许昌,就可见一斑。而在司马冏死后,其对司马乂的立场一直暧昧不清,虽然他听从了朝廷的命令,任用了豫州刺史刘乔,但与刘乔的相处却并不和睦,平日也常常传信于司马颖,献礼问候,可见对朝廷并不忠心。
故而早在南下之时,陆机就发信许昌,通报于范阳王司马虓,让他北上虎牢关,一同讨伐司马乂。陆机原本的打算,也是准备等司马虓率军与他汇合后,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来消磨禁军。只是在司马颖的催促之下,才不得不提前进军决战。
现在既然失败,想要提升士气的最好办法,就是补充兵力。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