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郎君,恕我直言,明年秋收之前是不能大举用兵的。”
梁肃第一句话就给这场君臣问答定下了基调:“最好是等待洪武三年春耕之后,或者干脆秋收之后,方才有八成的把握。”
胡铨回过神来,当先好奇问道:“是粮食不够了吗?”
梁肃摇头:“当然是够的,否则如今早就将石七朗唤回来了,他那里几万人人吃马嚼,若不是太原府库充沛,早就无法进取了。”
“大郎君,如今我国粮食储备虽然还有,却决不能全都用在军事上,否则河北、晋地民生将会出大乱子。”
“而且,国家新立,幽燕辽东晋地新附,都得需要十二分精力来平定,接下来最好是要休养生息的。”
不知为何,胡铨有些松了口气的感觉。
梁肃继续说道:“而进攻方向无非就是西金与宋国,无非是谁先谁后的问题。”
刘淮摸着颌下短髯,思量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梁先生所言有理,胡先生可有别的言语?”
胡铨却只是沉默。
梁肃轻咳两声,随后对胡铨恳切说道:“胡先生,你觉得魏晋南北朝可是治世?”
胡铨当即苦笑:“梁相公勿要用言语来试探,我自然知道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而且,唯有统一天下,方才使得百姓能免于战乱。只不过……”
胡铨拱手诚恳言道:“陛下,臣只是新附之人,总不好在此等军国大事上谏言的。”
刘淮却是依旧含笑如故:“现在乃是私下交谈,胡先生但说无妨。”
胡铨知道今日无法躲过这一遭,只能咬牙说道:“臣乃是个腐儒,不晓得军国大事。
然而臣却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无论国家还是个人,立身之本是万万不能抛弃的。
大汉的立国之本在于北伐金贼,救万民于焦熬,所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是也。
既如此,就万万不能放弃这个根本,在覆灭金国之前,还是不要攻宋为好。”
刘淮与梁肃二人直接笑出声来。
胡铨在微微赧然之后也只是微笑以对。
大殿之中一时充满了欢快的气氛。
平心而论,胡铨这番说法根本上还是在为宋国张目,唯独其人说的有理有据,外加冠冕堂皇,倒显得有十分理直气壮了。
梁肃笑完之后,复又正色言道:“大郎君,我这里却还有个说法。”
“哦?梁先生莫非有更好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