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刘淮转念一想,宋国不行不代表南方不成,因为梁肃说的自中唐以来的江南大开发乃是切切实实存在的。
后世朱元璋在统合南方力量之后,不就北伐成功的吗?
当然,这也不全都是明代开国天团的功劳,当时北方在经历宋金元三朝的‘德政’,尤其经历了蒙兀人的屠戮之后,已经地广人稀,近乎荒漠,南北实力对比已经失衡。
如今北方终究还没到那种程度。
刘淮脑中左右互搏了一番,发现胡铨脸色有些尴尬,不由得笑着说道:“胡先生乃是为天下百姓免受兵祸而忍辱负重,自然也是天下豪杰。”
如此不尴不尬的安慰了一句之后,刘淮继续问道:“梁先生,你继续说,攻打西金与宋国又要分别作何准备?”
胡铨知道接下来就要涉及军事方面,甚至还要有军事改革与人员任免的内容,再加上其人也不想继续在此尴尬下去,立即起身:“陛下,臣告退。”
“胡先生慢走。”
胡铨缓缓走出了大殿,走出了这座完颜亮刚刚营造不过十年的皇宫之后,望着街上人来人往,听着充斥进耳朵的北方口音,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幽燕得以收复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可为何不是大宋收复的呢?
然而已经有岳飞、虞允文这等文武豪杰托生于宋国,终究力有未逮,又怨得了谁呢?
胡铨再次叹了一口气,走入了冰凉的北地寒风之中。
“至于军略与民政,那简直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
“无妨,今日只是说个大略而已,总不能咱们君臣二人口头上商量两句,就将国家大政定下来吧。”
梁肃闻言不由得扶额:“大郎君,我如今乃是枢密使,也就是西府大相公,已经不是当日的军师将军了。而大郎君既为天子,也自然不是当日的靖难大军节度使。
正所谓王者无私,咱们二人私底下商议已经算是正经大事了。”
刘淮撇嘴,干脆瘫坐在椅子上:“那就请梁相公严肃说一下公事吧。”
梁肃对于刘淮这般惫懒模样有些无奈:“首先乃是幽燕晋地辽东的要进行卫所化,而且要重新招募士卒,按照功劳遴选军官,这件事没有两年辛苦,绝对完不成。”
“一步一步的来,不要想一口气吃个胖子。”
“臣也是这般想的。先整饬出来几处再说。从燕京、辽阳、太原、真定这几处来着手,建立新军。”梁肃一口气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