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一,公平,裁革官员时必须要做到一视同仁,标准一致,不能重文轻武,不能重内廷而轻外朝,不能重六部而轻其他衙门。”
“其二,要稳中有序。最好是一个衙门一个衙门推进,免得人心惶惶,使得诸多官员都无心政务,最后还要考虑好如何安置、补偿裁掉的官员,候补者应尽快候补,裁革者应给予一定物质补助,这些都要提前定好。”
“其三,要快。我建议是先两京后地方,内廷与外朝同时进行,先文官后武官,尽可能在今年之内,结束两京官的裁革任务,明年一年完成各个地方文武官员的裁革任务。裁革标准由吏部根据考绩、根据官职的重复度去定……”
王国光不愧是吏部尚书,他说得已非常详细,基本上已言明应该如何做以及如何善后。
张居正认可地点了点头。
殷正茂、沈念等四大阁臣也都觉得思路清晰了许多。
张居正道:“我认同先两京后地方,内廷与外朝同时进行,接下来,我们便抛开地方,抛开南京城,思索如何解决京师的冗官冗职。”
张居正将范围瞬间缩小了许多。
京师乃是最难啃的骨头。
只要能完成京师内廷与外朝冗官冗职的裁革,那南京城照着葫芦画瓢就行了。
张居正看了一眼王国光。
“王部堂,明日一早,我们便拿着海佥院这份问政策以及咱们如何执行的奏疏亲自向陛下汇禀。此事不宜陛下亲自推动,我们只要能说服陛下同意即可!”
“没问题!”王国光点头道。
张居正非常清楚,这种得罪天下官员的事情,必须由他来背锅,不能让官员感到皇帝恩薄。
故而他需要的是小万历点头,然后接下来执行后,他便直接一言堂。
张居正吃了沈念多张“大饼”,外加临近致仕,官声又不太好,当下完全是以一种“弃家忘躯,以徇国家之事”的态度来做事。
只要能兴盛大明,他根本不在乎背负多少恶名。
张居正接着道:“说服陛下后,我便再呈递奏疏,说服两宫圣母太后,后宫要减员,两位圣母太后的支持很重要,另外还有冯公公,内廷裁革冗官冗职,只能是由他主导,我们无法干涉,他如何行动,非常重要。”
说到冯保,张居正看向殷正茂。
殷正茂立即会意,拍着胸脯说道:“我去说服冯保!”
冯保是内廷裁革内官的主要执行人,他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