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千斤重担,岂非校事吕壹莫属?
于是汉延熙十三年,吴赤乌十三年,平准司顺理成章地成立,理所当然地归校事府所属。
不得不说,糜十一郎给吕壹挑的这个时机,极为微妙。
这一年,注定是吴国大事不断的年份。
以致于平准司成立这个在后来影响整个吴国的大事件,在这些事情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
朱据被贬赴任途中,中书令孙弘屡屡进馋,再次引得孙权大怒,孙弘于是趁机矫诏追究赐死朱据。
与此同时,大皇帝因为嗑药过度,看到天降神人授予天书,告知应改年号、立皇后。
于是下令幽禁太子孙和,不久之后又废太子孙和为庶人,并流放到故鄣,同时赐死鲁王孙霸。
次月又册封潘夫人为皇后,立其子孙亮为太子。
潘氏被立为后,犹不满足,因为她知道孙权已经病重时日无多,于是密召吕壹岑昏孙弘,询问吕后临朝听政的旧事。
其意很明显,有意日后代幼主执政。
面对潘皇后的询问,吕壹只言自己不知文墨,不懂史事。
岑昏则是默然不语。
唯有中书令孙弘大怒,拂袖而去。
数日之后,潘皇后因为衣不解带地日夜照顾重病在榻的孙权,导致过于疲劳而病倒。
诸宫人趁其昏睡时共缢杀之,托言中恶。
后事泄,坐死者六七人。
时为赤乌十三年二月。
孙权得知潘皇后被宫人杀害,气怒交加。
此时的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长期重病在榻,不但可能掌握不住朝堂,甚至宫中都可能有人不听诏令。
于是想要召回前太子孙和及前骠骑将军朱据,却又被全公主及侍中孙峻、中书令孙弘阻止。
随着身体状况急剧恶化,孙权清醒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
在无法召回孙和及朱据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趁自己尚有一丝理智,以太子亮幼少为由,召诸重臣议所付托。
面对孙权的垂询,本应该第一个站出来的中书令孙弘,垂首不语。
反而是侍中孙峻推荐大将军诸葛恪,认为诸葛恪可付大事。
孙权的目光看孙弘,看到孙弘仍是不动,然后再看向孙峻,说道:
“若以大将军领军,吾自是放心,但大将军过于刚愎自用,若让其辅政,恐难当大任,非国之福。”
孙峻坚持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