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凳子的边缘,甚至都没坐全,他一听陛下询问,立刻开口回答道,情绪依旧非常激动。
“那就再喝一杯茶吧。”朱翊钧让戴士衡再冷静一下,他抽了个功夫,看了两本奏疏,给了朱批。
朱翊钧等戴士衡又喝了一杯茶,再问道:“冷静了?”
“没有。”戴士衡还是如实回答了问题,他还是很激动。
“朕两个眼睛一张嘴,有什么好稀奇的?你激动什么?”朱翊钧终于不给戴士衡冷静时间,直接问了。
戴士衡支支吾吾,最终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大声说道:“陛下…大明中兴了!”
虽然皇帝始终不承认,万历维新二十三年后的今天,大明国力已经超过了永乐之盛,毕竟当年朱棣在红海设立千户所,这种事,皇帝还没做到。
但大明的士大夫们很确定,比如戴士衡,他看的到,大明真的中兴了,甚至这次中兴,连百姓们也跟着喝了口汤,这口汤真的不是很多,可至少丁亥学制、薪裁所、驰道等等,都在一点点的营造。
让大明再次伟大,包括了大明的每一个人,陛下说话算话,说包括穷民苦力,就从不敢忘记。
叶向高就是类似狂热的典型例子,皇帝让他去吉林,他二话不说,直接就去吉林吃风雪去了,而且任劳任怨,多少臣工避而远之的地方,叶向高没有任何怨言,一句牢骚话都没有。
千言万语,汇集成一句话,那就是大明真的中兴了,而不是在羞耻中死去。
身处于巨变时代的人们,能不能看到国势的衰亡?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那是切肤之痛,真正割到了身上的疼痛。
国势的衰亡就像刀子割肉一样的疼,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人,更能感受到这种痛苦和死亡的威胁。
自嘉靖倭患虏变以来,多少仁人志士,几近于绝望,甚至很多人看来,大明已经死了,只不过这个庞然大物,还要过段时间才会倒下。
戴士衡看着桌上堆成了小山一样的各种奏疏,陛下的御案有点乱,乱就对了!乱的让人安心!
谁家的书房整整齐齐?那肯定是从来不看书才会整齐!
“你喝茶朕看两本奏疏,是因为下午还要去操阅军马,算了,越解释越乱。”朱翊钧发现他不解释还好,他一解释,戴士衡的眼神都变了,赶紧打住了话头。
他下午真的有点忙,除了操阅军马,还要去松江造船厂四期船坞的落成,以及第五期的奠基。
他不觉得自己有多忙,平日里也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