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确定高空台的位置。”航空领导回答。
“高空台关系到我们航空工业的未来,要抓点紧啊。”上级领导说着话,拿起笔在方案签上了名字。
“还有,我建议你们航空部门召开一个会议,来统一思想认识,要做好思想工作。”
“是。”航空部门的领导接过了报告,正准备离开。
上级领导又开口了:“让爱国同志参加会议。”
航空的领导心中一震。
这个决定看似毫无意义,却意义深远啊。
这是要让李爱国介入航空工业的节奏。
其实想想也是。
李爱国现在负责武装直升机的研发也就罢了,关键是他接连提出的两个方案,都直击了这年代航空工业发展的缺陷。
上面有这种想法也很正常的。
周一上午,航空部门在大礼堂召开了航空标准配件统一研讨会。
参与会议的人员来自各个研究所,几个飞机厂,还有部委的领导们,以及一线的技术人员代表。
气氛非常热烈。
这年代研讨会就是这样,大家伙可以畅所欲言,就连领导的面子都不给。
李爱国接到通知要去大会上发言的时候,还有一些犹豫。
毕竟航空部门的会议,他作为一个铁道方面的同志出现在那里,太显眼了。
本来李爱国打算让齐教授代替自己去开会,以齐教授的级别,做这个报告的效果比自己要好得多。
齐教授这几天也在帮着搞配件标准化,了解其中的详情,已经答应下来了,航空部门的大领导又亲自点了名。
“爱国,你自己上吧,据说是上面的意思。”
“上面?哪个上面?”
齐教授没有回答,指了指海子方向。
李爱国没有多说什么,拿起资料,挎着帆布包带着齐教授就去了航空部门。
会议已经持续了两天,李爱国坐在下面听了两天。
这年代的航空专家和技术员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虽然没有成套的体系,但是能够从无到有建立航空工业的基础,由此可见他们的能力。
李爱国也感觉受益匪浅,很多以前没有想明白的东西,现在也触类旁通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会场的主持人宣布道:“下面由前门机务段的李爱国同志作报告,报告名为《关于铁道配件标准体系的基础理论》”
原本按照齐教授和苏工的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