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们爱国型蒸汽机炉膛里的水冷壁来说。
大同厂和大连厂的工艺不一样,大同厂用的是高温淬火,大连厂用的是等温退火。
结果出来的炉膛性能差不少,两家当时还吵了一架。
后来部委组织他们统一做了实验,确定了最优的热处理标准。
现在不管哪个厂子生产出来的水冷壁质量都一样稳定,后续维护成本大大降低,生产速度也提上来了。”
这话有捧部委的意思,不过也不算是拍马屁,两家机车厂都很强势,的确是滕领导亲自拍了板,统一标准。
话音落了。
在场的人双眼放光,航空大领导端起酒杯说道:“爱国不愧是搞出超声波探伤器的人,技术过硬啊,学到了,学到了。”
李爱国谦虚一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航空大领导又端起酒杯看向滕领导:“老藤,我们航空要是实现配件标准化,你们这边可得派人支援啊。”
“那是应该的。”滕领导面色不变,心中却乐开了花。
实验室内,笑声不断,简单的工作餐在欢声笑语中结束。
航空大领导在离开的时候,滕领导亲自相送。
到了车边上,大领导对滕领导说道:“老藤,你手底下有个人才啊,你要是不用,我可是要抢过来了。”
“那是当然,这么好的人才,我们宝贝还来不及呢。”滕领导心情舒畅。
解放前大领导一直稳压他一头,现在总算是把场子找回来了。
自家的这个孩子可真了不得啊,哈哈!
航空部门的行动很快,大领导回到部委便召开了会议,讨论了航空配件标准化的方案。
方案递到了上级领导那里。
上级领导自打去年主持了航空工业大规模质量整顿,提出“质量第一“原则后,便打算重建质量标准。
看到方案,点点头:“很好,很好啊,你们这阵子辛苦了。”
“这次多亏了铁道部门的帮忙。”航空部门的领导把航空标准配件出炉的始末讲了出来。
“是李爱国同志啊,也难怪了,上次航空高空台的方案也是他提出来的吧?”
上级领导笑了笑,他现在对这火车司机的事情已经不像原本那么吃惊了。
提起航空高空台,上级领导又看着航空部门的领导问道:“高空台的选址确定了吗?”
“我们已经派了一支十八人组成的团队入了川,估计很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