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马尔罕的晨光刚漫过帖木可陵的蓝琉璃穹顶,陈坤一行已站在列吉斯坦广场的铜器大巴扎前。空气中混着炭火的焦香与葡萄干的甜润,路边匠人正用小锤敲打黄铜器皿,錾刻出的卷草纹与青铜残片上的纹样如出一辙。“阿米娜博士的考古队在古城钟楼遗址等我们,”流浪举着手机导航,屏幕上的路线恰好穿过大巴扎,“她说残片的粟特文有了新解读,和‘双火相熔’的信物有关。”
艾买提老人突然停在一个铜器摊前,拿起一把弧形锻锤:“这是粟特人的‘弯月锤’,和我祖父传下的月牙锤同源,只是锤头弧度更适合敲制鼎足。”摊主是个留着花白胡子的老人,听到“德顺斋”三个字,立刻从里屋取出一本泛黄的账簿:“我爷爷当年是撒马尔罕的铜匠头领,这上面记着1946年给陈敬山先生送铜料的记录——他说那位中国匠人能让铜‘开口说话’。”
钟楼遗址已被考古围栏围住,土黄色的夯土墙布满岁月裂痕,顶端的铜钟早已不知所踪,只留下锈迹斑斑的钟架。阿米娜博士穿着卡其色考古服,手里捧着用丝绒包裹的青铜残片:“这是我们在钟楼地基下发现的第三块残片,你看这里的‘德顺斋’记榫符,和之前两块能拼出半个鼎足的轮廓。”她指向残片边缘的粟特文,“但最关键的‘藏宝方位’铭文被盐碱腐蚀,我们的仪器只能识别出‘火’‘光’‘钟’三个词。”
“叮!触发主线任务‘解读通商鼎残片’,任务要求:结合粟特锻铜技艺与中原青铜铭文知识,破解残片铭文密码,定位通商鼎藏匿位置,排除钟楼遗址坍塌风险。任务奖励:匠心值+3500,解锁‘粟特-中原锻铜融合’技艺,中亚非遗数字博物馆共建资格。”系统提示音响起时,陈坤已将爷爷的日志铺在折叠桌上,1946年的手绘草图里,钟楼旁标注着一行小字:“钟鸣时分,双火映壁,方见真章。”
“钟鸣时分?”卢卡斯立刻掏出手表,“现在距离当地正午还有半小时,据说古城钟楼的铜钟曾在正午敲响,声音能传遍整个撒马尔罕。”林墨则用无人机拍摄钟楼遗址的全景图,将残片轮廓与遗址结构叠加:“浪哥,钟楼的西墙内侧有个凹陷,形状和拼合后的鼎足残片完全吻合,像是特意预留的‘铭文壁’。”
艾买提老人突然想到什么,从行囊里取出那块“双火相熔”的铜块——这是他用喀什红铜和江城桑木火共同锻打的信物,表面泛着红褐相间的光泽。“粟特人锻铜讲究‘火映纹路’,”他将铜块放在阳光下,铜块的阴影恰好落在残片的铭文处,“你们看,阴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