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都更真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国难当头,岂能只埋头于圣贤书?”
他看着陆红喆热切的眼神,想起《塘沽协定》后校园的死寂,想起自己立下的“誓雪国耻”的血书……
“计划固然重要,但有些经历,错过就是一辈子。”
“我去!”
林怀安几乎是咬着牙,从喉咙里挤出这两个字。
他做出了一个极其冲动、甚至看似违背“理性”的决定。
他迅速收拾了简单的行李——几块干粮、笔记本、钢笔,以及那本时刻提醒他的“错题本”,给同寝室的谢安平留了张字条,便跟着陆红喆匆匆离开了学校。
【警告!宿主做出**险决策:在期末冲刺关键期离校参与社会活动!】
【“终极冲刺计划”强制中断!复习的连续性遭受重大挑战!】
【风险评估:考试成绩存在显著下滑可能。
收益评估:未知(可能获得独特经历与精神激励)。】
一行人赶到西直门火车站。
这座古老的站台人头攒动,蒸汽机车喷吐着浓烟。
他们乘坐的是条件简陋的三等车厢,木制硬座,拥挤不堪,空气中混杂着汗味、烟草味和煤烟味。
列车哐当哐当地启动,缓缓驶出北平,将城市的喧嚣抛在身后。
车窗外的景色,从繁华的市街变为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又逐渐过渡到起伏的燕山山脉。
铁路线沿着詹天佑设计的著名“人”字形线路蜿蜒爬升,工程的伟大与山河的壮丽交织在一起。
同学们起初还兴奋地交谈,但随着列车深入山区,车厢内渐渐安静下来,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弥漫开来。
每个人都在思考此行的意义。
林怀安望着窗外掠过的长城遗迹,在夕阳下如同一条沉默的巨龙。
他心中百感交集:
“这就是我们的国土,这就是需要守护的江山。
而我,却在这关键时期离开了书桌……这选择,到底是对是错?”
担忧和使命感在他心中反复拉锯。
周三中午,列车终于抵达张家口站。
车站气氛顿时不同,随处可见身着灰布军装、打着绑腿、精神抖擞的二十九军士兵。
在陆红喆事先联系好的军官接应下,他们来到了城外的军营。
军营条件艰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