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那一刻,实验室里安静极了。
所有人都看着这个蹲在地上的女孩,看着她身边那盘来自戈壁的沙土,看着她眼中那混合着疲惫、执着与信念的璀璨光芒。没有人说话,但一种无声的震撼和敬佩,在空气中流动。
张教授是最后赶到的。
他静静地听完了情况汇报,目光扫过那个失灵的培养箱,又落在地上那个临时搭建的“人工观测站”上,最后,他的目光长久地停留在拾穗儿那张写满倦意却目光灼灼的脸上,停留在她膝头那本记得工工整整、甚至画着简易叶片形态图的记录本上。
他没有先去关心昂贵的仪器,而是走到拾穗儿面前,俯下身,伸出宽厚的手掌,重重地、却充满温度地拍了拍她单薄而紧绷的肩膀。
收到,我将对这段文字进行润色和丰富,强化情感张力和画面感,突出拾穗儿“韧劲”这一特质带来的震撼与价值。
“好!好丫头!”
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饱含着难以抑制的赞赏。
他镜片后的双眼闪烁着发现珍宝般的光彩,目光灼灼地落在拾穗儿身上,仿佛要穿透她单薄的身躯,看清内里那坚韧不屈的灵魂。
“拾穗儿啊,”
他向前一步,语气深沉而恳切,“你带来的这股劲儿——这股从戈壁滩的风沙里磨砺出来、从贫瘠土地里生长出来的‘韧劲’,它压不弯、打不垮!这比我们实验室里任何一台进口的精密仪器都更加珍贵!更加可靠!”
那天,团队最终依靠的,正是拾穗儿用最原始、却无比虔诚的方式记录下的那份详尽而可信的数据。
那些沾着故乡沙土气息的数字和符号,奇迹般地弥补了高端仪器故障造成的数据断裂,挽救了濒临中断的实验,保障了项目关键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而“韧劲”这个词,也伴随着那个深夜蹲在冰冷实验室地板上、用从家乡带来的沙土默默延续实验的女孩身影,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位团队成员的心中。
它不再只是一个抽象的词汇,而成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力量,化作了这个“沙漠生态改良”团队一笔独特而宝贵的精神财富。
53678774
万宏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文学书院】 www.wxhqjs.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m.wxhqjs.net,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