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运行的微小声响和她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陪伴着她。
然而,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第四天的凌晨,天色将明未明,最是黑暗沉寂的时刻,一阵尖锐、急促的警报声,如同被撕裂的布帛,骤然划破了实验室的宁静!
拾穗儿像被电流击中,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心脏在胸腔里疯狂擂动。
她扑向那个发出警报的、编号为C7的幼苗培养箱。
液晶屏幕上,代表环境湿度的数据条乱码般疯狂闪烁,最终定格在一个明显错误的极低数值上——湿度传感器故障了!
冷汗瞬间浸湿了她的后背。这意味着,从这个时间点开始,C7组幼苗的所有湿度环境数据将全部缺失!
而这一组的数据,对于整个实验的梯度对比至关重要!
一夜,甚至可能更长时间的坚守,眼看就要因为一个零件的失灵而付诸东流。
她尝试着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引,进行简单的重启和检查,但毫无作用。
复杂的电路板和精密的探头,对于只学过基础物理的她来说,无异于天书。
无助和焦虑像冰冷的藤蔓,缠绕住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窗外的黑暗开始透出微光。她死死咬着下唇,几乎要咬出血来。不能就这么放弃!绝对不能!团队的心血,张教授的信赖,还有……还有那些象征着戈壁希望的沙枣树幼苗!
就在这时,一个近乎固执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照亮了她的思绪。
传感器坏了,无法自动记录,那就用最原始的办法!戈壁上的生命,不就是在最严酷、最无法预测的自然环境中,靠着自身的韧性挣扎求存的吗?
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行动起来。她快步跑到实验室角落,从一个自己带来的、不起眼的帆布包里,取出一个用厚实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小袋子。
解开系绳,里面是她从家乡戈壁滩上特意带回的一捧细沙——那是她精神的锚点,是连接她与故土的纽带。
她将这捧饱含深意的沙土,小心地铺在一个干净的搪瓷托盘里,用手掌轻轻抚平。
然后,她回到故障的培养箱前,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打开箱门,取出那几株承载着希望的C7株沙枣树幼苗。
她的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将它们的根部带着原有的少量基质,暂时移栽到了那个铺着故乡沙土的托盘里。
紧接着,她拿起了自己的实验记录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