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支笔。
她不再依赖那个失灵的传感器,而是决定采用最笨拙、却也最可靠的“土办法”——人工模拟、人工观测、人工记录!
她根据自己对戈壁干旱环境的切身理解,以及前几天记录下的其他正常组的数据趋势,开始人为地控制这个临时“沙盘”的环境。
她用一个小小的喷雾瓶,极其精细地给沙土补充微量水分,并密切观察幼苗叶片的反应。
她蹲在地上,蜷缩在实验台下的阴影里,就着实验室冰冷的灯光,眼睛几乎贴到那些稚嫩的叶片上,观察它们是否出现萎蔫、卷曲或是任何细微的颜色变化。
她的右手紧紧攥着那个小本子,因为用力,指节泛白。笔尖在本子上快速而工整地移动,留下清晰的字迹:
“【人工控湿记录】C7组补偿数据。时间:04:17,环境:模拟中度干旱(参照B组趋势),叶片观测:轻微卷曲,叶色略暗,预估含水量约0.3%……”
“时间:05:42,补充微量水分(喷雾1次),叶片观测:卷曲度略有缓解……”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实验室高大的窗户,洒下金色的光斑时,当团队的其他成员因为接到拾穗儿简短的信息而匆匆赶来时,他们看到的正是这样一幅景象:
身形瘦小的拾穗儿,蜷腿蹲在冰冷的地板上,像戈壁滩上一株紧紧贴附大地的小草。她的面前,是一个盛着沙土的搪瓷盘,几株沙枣树幼苗顽强地立在沙中。
她的一只手轻柔地抚摸着幼苗的叶片,感受着它们的状态,另一只手则飞快地在膝头的笔记本上记录着。
她的脸色苍白,眼窝深陷,眼睛里布满了熬夜留下的、蛛网般密布的红血丝,嘴唇也因为缺水和紧张而干裂起皮。
然而,当她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望向赶来支援的队友时,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没有任何疲惫与沮丧,反而闪烁着一种异常明亮、异常坚定的光芒,那光芒纯净而炽热,如同戈壁夜空里最亮的星辰。
“传感器一时修不好,”
她的声音因为长时间的专注和缺水而有些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镇定和力量,“但咱的实验数据,不能断,一刻也不能断。”
她扬了扬手中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子,继续说道,语气里甚至带着一丝源自故乡的骄傲:“戈壁滩上的苗子,旱上十天半个月,只要根还在,有点雨水就能活过来。咱们这实验,这点意外,算不得什么。我用这土办法先顶着,数据都记着呢,保证差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