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无法普及。而林凡脑中,藏着后世以树皮、破布、旧渔网等廉价原料造纸的成熟工艺,一旦量产,必将引发信息传播的革命。
他行事极为谨慎,并未大张旗鼓,而是秘密挑选了五名可靠的老工匠——皆是家传染织、沤麻手艺,为人忠厚老实,且家人皆在江夏城中,不易泄密。林凡将城西一处废弃的作坊修缮一新,派徐晃的亲兵日夜把守,严禁外人靠近,这里便成了他的秘密造纸工坊。
“太守,您这图纸上的法子,当真能造出好纸?”头发花白的老匠头王伯捧着林凡写下的工艺流程,眉头紧锁。纸上“蒸煮、打浆、抄纸、晾晒”等步骤繁琐异常,所用原料更是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这些无人问津的贱物,与当下造纸用的上等麻料截然不同。
“王伯,”林凡拿起一块晒干的树皮,语气平静却笃定,“你看这树皮,纤维坚韧,只需经过蒸煮去除杂质,再捣烂成浆,便能制成纸浆。我要的,不是比肩左伯纸的珍品,而是质地匀净、价格低廉、能批量生产的纸。”
他亲自示范,指着一口大铁锅:“先将树皮、破布切碎,放入锅中,加石灰水蒸煮,如此便能去除胶质,分离纤维;而后将煮好的原料放入石臼中捣烂,直至成为细腻的纸浆;再用竹帘抄起纸浆,沥干水分,便可成形;最后晾晒干燥,便是成品。”
工匠们将信将疑,但在林凡的亲自指导和重赏承诺下,还是立刻行动起来。林凡几乎每日都会抽出两个时辰亲临作坊,与工匠们一同摸索:调整蒸煮的火候、石灰水的比例,改进打浆的工具,优化竹帘的编织方式。好几次试验失败,造出的纸要么脆裂易碎,要么厚薄不均,王伯等人面露沮丧,林凡却毫不动摇,耐心分析问题,调整工艺。
他深知,纸张的普及不仅能降低知识传播的成本,更能为日后推行教化、制定户籍、发行货币(交子雏形)打下基础,其战略意义不亚于火器。
就在林凡潜心钻研农事与造纸之时,外部的情报也陆续传来:
张嶷在荆山的“猎杀”行动大获成功。白虎寨主咆山虎暴虐成性,早已引起手下不满,在林凡重赏的诱惑下,其心腹小头目深夜刺杀咆山虎,将首级连夜送至江夏。黑风洞主乌魈见大势已去,不敢与江夏军抗衡,带着少数心腹遁入荆山深处,从此销声匿迹。荆山各部蛮夷震恐,纷纷遣使献上贡品,表示愿遵从江夏号令,西线威胁暂时解除。
江东方面,周瑜主力已撤回江陵,但据“暗影”(林凡暗中培养的情报网)传回的消息,江东近期对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