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方设法地帮她,却又顾及她的自尊,每每寻了由头。这银丝炭,贫民窟里哪家烧得起?还有这绣谱字帖……
“替我……多谢啸云哥哥。”莹莹接过东西,感觉分量不轻,“他……近日可好?学业忙吗?”
“少爷一切都好,就是课业紧,老爷管得严。他惦记着您和林夫人,特意吩咐的。”阿贵搓着手,哈着白气,“东西送到,我就先回了,小姐您也早点歇着。”
送走阿贵,莹莹关好门,将东西拿到母亲床前。林氏看着那精致的食盒和难得的银丝炭,叹了口气,眼中既有感激,也有难以言说的复杂:“齐家……有心了。啸云那孩子,是个念旧情的。只是我们……终究是拖累人家。”
“娘,别这么说。”莹莹打开布袋,里面果然是几本保存完好的线装绣谱,还有两本帖身挺拔的字帖,一看便知是齐啸云平日临摹所用,墨香犹存。她指尖拂过那熟悉的、略带青涩却已见风骨的字迹,心中泛起一丝微澜,但很快便被现实的冰冷压下。
她知道,齐家内部的压力也不小。齐老爷虽念旧,但齐夫人对她和母亲的存在,始终心存芥蒂,认为她们是齐家与赵坤一派关系紧张的根源之一。啸云哥哥在府中的处境,未必如表面那般轻松。
她将银丝炭取出几块,小心地放入那个小小的、几乎没什么热气的炭盆里,橘红色的火光亮起,驱散了一隅的黑暗与寒冷。她又打开食盒,里面是几样精致的点心和一块油光红亮的腊肉。
“娘,您吃点东西,暖暖身子。”莹莹将一块松软的桂花糕递到母亲嘴边。
林氏就着女儿的手咬了一小口,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却化不开眉宇间的愁绪。她看着女儿在灯下越发清丽却难掩憔悴的侧脸,心中刺痛。她的莹莹,本该是沪上最耀眼的明珠,如今却要在这陋室里,为生计熬干心血。
“莹莹,苦了你了……”林氏的声音带着哽咽。
“不苦,娘。”莹莹握住母亲枯瘦的手,绽开一个安抚的笑容,“只要娘好好的,我们在一起,就不苦。等开春了,您的身子好些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语气坚定,眼神清澈,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这力量,源于对母亲的责任,源于骨子里不曾磨灭的傲骨,也源于……那遥远记忆里,小男孩郑重的承诺,和如今少年不曾宣之于口的守护。
尽管前路漫漫,寒夜深沉,但总有一丝微光,如同这盆中新燃的银丝炭,温暖着,支撑着她们,在绝望的缝隙里,艰难而倔强地生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