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这就是飞起来的感觉吗?
这和在地面上模拟完全不一样啊,这种感觉真好。”
坐在姜大成身后的飞行员祝修志,看着快速远离的地面。
和地面上变成了几乎看不见了的小点似的人,和那些树木。
以及自己放开了视野,目之所及,是那么辽阔的天空和大地。
此时的他,不禁兴奋的对前面正在专心开飞机的姜大成大声说道。
这架教练机上,配备了前后驾驶员通话耳机。
这不过是飞机上报话机的一个小功能而已。
这种通话原理就和很多人小时候玩的,两个人拿只纸杯,杯底连根线,互相喊话一样。
他们两个人的通话是有线通话。
当耳机里传来祝修志那极其兴奋的喊话时,姜大成说道:“是啊,这就是飞翔的感觉。
注意观察你面前的操纵杆和脚踏舵板的动作,以及飞机的状态。
我们的操纵杆和踏板是联动的,你这个时候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出来,这架飞机是怎么在我们的操控下进行飞行的。”
“是,师傅”
现在的通话耳机还没有后世的拾音降噪功能。
虽然那个和耳罩链接在一起的麦克风,也采用了最大限度的定向收音的设计。
但驾驶舱内的噪音,还是能够通过耳罩式耳机传到耳朵里。
但这也比没有耳机强的太多了。
至少他们不需要在机舱内大声的喊叫,还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
这架飞机即便是是用上了全封闭机舱,可是就在他们脚下前面不远处,那台狂暴的V8型发动机。
那八个没有消音器,只有消焰器的排气管,在喷出废气的时候,也会把燃烧室里的爆炸声给传出来。
哪怕是隔着双层的钢化夹胶玻璃,和机舱密封条,也不能完全阻止噪音的侵入。
在活塞式航空发动机上,几乎没有人会在排气管上安装消音器,因为那会损失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的功率。
飞机在真空膜盒气压式高度表的显示下,指针已经指向了两千米的海平面高度。
这个高度是陈常在要求的低空平飞试飞高度。
而且这个高度,也在飞机装备的十公里无线电报话机,最清晰的通话距离范围内。
此时姜大成对着一直开启的报话机喊道:“塔台、塔台,这里是雄鹰一号,这里是雄鹰一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