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姜大成驾驶着飞机爬高到设定的升限七千米时。
姜大成开始在机场上空盘旋。
这时他就不能飞太远了。
因为他飞机上的报话机,在最好的情况下,极限通讯距离也才是十公里。
如果飞的太远,它的通讯效果将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塔台、塔台,我是雄鹰一号,我现在已升至七千米高度,正在做水平盘旋。
飞机现在一切正常,没有抖动。
发动机正常,没有喘振。
等待下一步飞行指示。”
“塔台收到,塔台收到。
操持水平盘旋三分钟,然后开始降落。”
“雄鹰一号明白。”
当姜大成爬升到这七千米的高度时,他就已经戴上了氧气面罩。
不过他吸的可不是纯氧,而是百分之四十氧浓度的富氧。
地面正常氧含量是百分之二十一。
人除非是在急救的时候才会短时间吸入纯氧,人的身体如果长时间吸入大量纯氧会氧气中毒。
而少量制氧,现在对陈常在这边来说早就已经用化学法给解决了。
只是不能用在工业方面,因为量太小。
不过用在医用和空军飞行员的使用上还是足够用的。
现在国外虽然已经有了工业级制氧压缩机,但是陈常在手里可没有。
而且那个压缩机的精度要求高,工艺相对复杂。
自己这边的实验室,虽然在制造合成氨的时候,已经搞出来了实验室级别的压缩机。
但是想要在工业化上,大量制造工业用氧,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
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在七千米高空盘旋了三分钟后,姜大成开始驾驶着飞机下降高度。
直到他把飞机的机头,对准了机场上用两条白色石灰线画出的跑道之后。
姜大成才开始慢慢的收油门,降低速度和高度。
飞机进场,轮胎触地,又滑行出去了三百多米的距离后,飞机才慢慢的停了下来。
这次的试飞,不管是起飞还是降落。
姜大成都按着陈常在的要求,把安全距离放到了最宽。
如果按照允许的起飞机距离和降落距离,都不需要这么长。
这架飞机在陈常在的计算当中,它的起飞距离七十到八十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