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炮管带动的,上部驻退活塞缸的最前方,还有一个可调节的进气孔。
通过调节驻退活塞的进气量,造成空气负压的不同,而调节火炮炮管的后退行程和压力。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非常巧妙。
再有一个,就是它的炮弹设计非常有特点。
相对于同时期其它75毫米山炮的炮弹。
它的弹体相对细长。
长径比在4.5左右。
而且它的头部弧高适中。
既保证一定的空气动力性能,又便于安装触发或延期引信。
与一些高爆弹的尖锐风帽形头部不同,也不像早期榴霰弹那样头部过钝。
属于是兼顾射程与杀伤效果的设计。
这两点是陈常在一开始,就准备把施耐德M1923,作为自己新研发的火炮基本参照物的原因。
但是,陈常在认为如果再经过一些升级的话,这门火炮将会变得更优秀。
现在陈常在手下虽然有了一定的工业能力。
但是他的工业体量,相对于小鬼子来说,简直是微小到不值一提。
如果小鬼子的工业体量是一个超级大企业的话。
那么陈常在这里,最多也就算是一个小作坊。
虽然陈常在也是在努力的提升这里的工业能力和体量。
但是工业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人才的培养需要时间。
挖矿石炼钢铁需要时间。
把钢铁变成各种设备和工具武器更需要时间。
想要生产一把枪容易。
但是想要生产一万把枪,那就需要不断的积累工业基础和设备数量了。
这种工业体量的差别,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赶上的。
好在现在陈常在认为,自己在技术改变上,还是能够超过去小鬼子们一些的。
至少,在基础武器上面,陈常在还是有一些想法、办法和手段的。
他必须要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弄出来能够适应多种战场条件。
在局部战场中,能起到战术支点作用的,一款75毫米口径山炮。
它既要有山炮的灵活性,还得有野炮的射程和威力。
因为陈常在现在,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和产能给他浪费。
所以如果能够做到一炮多能,才是他现在最想要得到的结果。
就像是现在已经有了木制模型的,放在了机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