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4000 赫兹的高频刹车声,会直接激活大脑的杏仁核与下丘脑,引发全身的 “应激反应”——
比如肌肉僵硬、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即使是远处的人听到,也会瞬间感到头皮发麻。然而,物理定律在此刻展现出它冷酷无情的一面:
根据动能定理,一辆以 45 公里 / 小时行驶的轿车,即使司机立即全力刹车,制动距离也至少需要 22 米(包括 0.5 秒的反应时间 + 刹车距离),而此刻小男孩与车辆的距离还不到 5 米,这个距离远不足以让车辆停下。
那辆黑色轿车的司机或许没意识到危险 ——
午后 2-4 点的阳光正好斜照在驾驶座一侧,强烈的逆光让他眯起了眼睛,挡风玻璃上的光斑形成了致命的视觉盲区。
交管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午后逆光行驶时,司机的视野清晰度会下降 60%,事故风险会增加 40%;
他或许也心存侥幸,想抢在前面路口的交通信号灯变换前通过(虽然景区路口没有红绿灯,但司机可能习惯了 “赶时间”),脚下踩刹车的力度迟疑了半秒 ——
这种 “抢时间” 的侥幸心理,正是城市道路事故的主要诱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显示,全球 18% 的城市道路交通事故,都与司机 “未及时减速”(如抢黄灯、超速)有关。
无论是哪种原因,最终的结果是:
车速未能有效降低。沉重的车头带着金属冰冷的质感,像一头被突然惊扰的黑色巨兽,依旧保持着巨大的动能,直直地、精准地、朝着那道毫无察觉、仍在追逐皮球的弱小身影撞了过去!
时间,在这一刻被无限拉长、扭曲。这并非文学修辞,而是被科学证实的心理学现象 ——
“时间感知扭曲”。
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实验室通过脑成像研究发现,在突发事件中,杏仁核会过度激活,促使海马体(负责记忆编码)加速处理信息,大脑每秒钟接收的画面帧数会增加,就像慢放电影一样,因此人会主观感觉时间 “变慢了”。
林凡后来回忆时,总说那一秒像过了一分钟,他能清楚地看到小男孩卫衣上的小熊图案,能看到车轮扬起的细小石子,能看到女儿脸上的笑容突然凝固。
“孩子!快躲开!!!”
秦淑慧的尖叫声突然撕裂了午后温暖的空气。
那声音不再是平日里哄笑笑时的温和从容,而是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