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测法有误差,不一定准,但绝对比肉眼观测,以及撒尿观测法准多了。
林浅听了大喜,一条快船,在这个时代是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无价之宝。
十一节的航速,在这个时代几乎可以傲视群雄了。
而且这还不是鹰船的最终形态,林浅还有办法再改,再将航速向上提升。
想到未来的改进目标,林浅只觉得干劲十足。
这时,苏青梅实在忍不住,终于问话:“舵公,咱们这是要去哪啊?”
林浅此时心情大好,开玩笑道:“去东番岛啊,去过吗?”
苏青梅脑袋摇的拨浪鼓一般。
林浅继续开玩笑道:“沿此地向东,六百里,就到了,放心,以我们的航速,最晚明天就到了!”
“啊?”苏青梅又是惊讶,又是担忧,小心翼翼问道:“那……咱们还回来吗?”
“哈哈哈……”林浅听了朗声大笑,随即他对船艏操纵拉丁帆的大丙道,“找个鱼多的地方!”
“好嘞!”大丙应答声顺着风声传来。
半个时辰后,大丙找了一片海域,回身道:“舵公,就这里,这里肯定鱼多!”
林浅和船上其他人一齐看向眼前海面。
“哇!”苏青梅发出惊叹。
只见海面上,靛蓝色、深蓝色海水交织,形成一片泾渭分明的锋面,仿佛整片海水自此被人切了一刀般,自然造化之神奇,着实令人惊叹。
大丙道:“这里是潮隔,鱼肯定多!”
林浅让白浪仔、大丙降帆停船,去船舱中拿出渔具分给众人,开玩笑道:“钓不上鱼的,可没午饭吃。”
众人都笑着接了,坐在船舷边垂钓,仅片刻功夫,就连连中鱼。
林浅发觉,甚至钩上不挂饵,也能钓到鱼,不免又感叹一番自然的丰饶。
苏青梅连连上鱼,高兴的合不拢嘴,问道:“大丙叔,你怎么知道这里鱼多的?”
大丙摸摸脑袋:“老人们常说‘水色分明好下网’、‘潮隔如线,金鳞一片’这类话,听多了也就知道了。只是渔船大多不能出远海,这种地方渔船是很少能到的。”
林浅知道,所谓的潮隔是冷暖流交汇引发的自然现象。
具体说就是,形成日本暖流的黑潮沿吕宋岛北上,经东番岛分为东西两股,西面这股暖流和长江、钱塘江等河流的淡水寒流交汇,形成的海洋锋面。
这种冷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