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
鸭绿江,圣安娜号船艉甲板,当林浅看到镇江西门城楼着火时,不由微微叹了口气。
陈良策死守镇江之心已定,林浅劝说不动,便在二人最后一次见面时,提出了这个炮击镇江城的计划。
具体来说,就是陈良策以身为饵,吸引鞑子兵在佟养真府邸前聚集,以冲天花与火药为信开炮,尽可能多杀些鞑子兵。
为了引鞑子上当,就要避过鞑子哨骑眼线。
林浅命圣安娜号停泊在李朝境内的一处海湾中,在鸭绿江只留一条鸟船关注镇江动向。
陈良策需要做的,就是在圣安娜号驶来之前,尽可能的拖延时间。
为此,林浅将此行携带的所有碳热剂都给了陈良策,又给了他一桶掺了铅弹的火药。
虽然圣安娜号为准确轰击佟养真府邸,已进行过多次练习,但这年代影响舰炮命中率的因素实在太多,炮弹又都是实心铁弹,杀伤力有限。
林浅无法保证仅靠一两轮炮击,就将鞑子统帅轰死,为此又制定了放火烧城楼的计划。
林浅让陈良策以易燃物封堵城门,又让他往城中撤退前,在四个城楼中,各藏一名士兵,等城中火炮一响,就用碳热剂在城门放火。
若看到鞑子统帅逃窜,就将城楼引燃。
这就是林浅留的最后一个后手了。
此时看,圣安娜号单舷十四门火炮,终归是弹药投射量太低了,竟没能将鞑子将军当场轰死,还是让他跑到了西门。
虽说西门也在火炮射程内,但离圣安娜号足足一公里,已经是极限射程了。
这个射程内能否射中目标,基本全看天意。
林浅没有更新命令,火炮甲板就一直朝着西门极限距离发射。
距离太远,加上天黑,林浅拿着望远镜,都看不清炮弹落点。
又过五轮炮击,林浅终究放弃幻想,命令雷三响朝镇江城内发炮。
就算轰不死鞑子将军,把鞑子兵轰死一些也好。
此时镇江城四门皆燃起熊熊烈火,鞑子兵围困城中,无处可去,正适合关门打狗。
火炮甲板上,雷三响不停催促士兵装填发射,青铜炮身烫的吓人,手离得近些都能感到炙热,若不小心碰上,恐怕都得掉层皮。
有炮兵用沾了淡水的棉布棍擦拭炮管,发现水珠在炮管上根本待不住,刺啦刺啦的来回滑动,不一会工夫便被蒸干净了。
炮兵连忙汇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