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约定。
马承烈将柘林湾水寨清空,林浅派遣二十条未安装火炮的战船进驻柘林湾,同时交付了八千两银子,顺带还送了些不好变现的珍珠、宝物。
有了银子赔付卫所主官的家兵和修复水寨,再加上林浅的战船充门面。
马承烈兵败的惨状,得以最大程度的遮掩,不仅保住了总镇的位置,空饷还能继续吃,闽粤海面的海寇还有林浅帮着剿,日子当真是肉眼可见的好起来了。
当然,林浅一伙人有了官军身份后,在南澳岛周围劫掠的事情就要少做了。
毕竟,南澳岛营兵“齐装满员”,海寇一波接一波的剿,结果南澳岛海域商船还是不断出事,傻子也能猜到这里有猫腻。
不过不劫掠,不等于不创收,当海寇劫船只是最初级,最原始的创收手段。
官军有官军的创收方式,比如收报水。
海商有海商的创收方式,比如远洋贸易。
林浅现在有着横跨黑白两道的身份,要船有船,要人有人,要炮有炮,还干以前打家劫舍的活,可就太蠢了。
在林浅设想中,未来有三条路可走。
一是北上,干掉李旦,吞并日本市场。
尽管大明人觉得日本不过是蕞尔小国,可实际上,日本的小是相对大明来说的,其国土纵横几乎与欧洲相当。
而且日本盛产银、铜,又对大明的生丝、丝绸、瓷器、蔗糖等商品极端渴求。
可以说是大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
当然,北上日本的弊端,就是会触动葡萄牙人的利益,搞不好会陷入与葡萄牙人、李旦双线作战的窘境。
林浅现在,还没足够的实力与这两个势力叫板,还是要先苟住发展。
第二条路,就是南下,抢占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盛产香料、鹿皮、犀角、象牙、稻米、宝石、蜂蜡等,都是极佳的贸易品。
尤其是对造船来说,最重要的柚木也分布在此处。
想建立海上霸权,就离不开船,要造船首选就是柚木,所以东南亚是海上必争之地。
当然,亚洲也不是没有橡木,大明的东北地区就有柞木出产,这与欧洲造船广泛使用的白橡木,属于同属木材。
仅凭这一点,窃居东北的建奴,已有取死之道。
这是后话了。
总而言之,东南亚在当下也很重要。
只是现在东南亚势力繁杂,西班牙人、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