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的眼神一震:“十二哥,计将安出啊?”
宋煊看着赵祯笑而不语。
“我?”赵祯忍不住指着自己道:
“我怎么能忽悠住他呢?”
宋煊嘿嘿的笑了两声:“六哥儿还记得让禁军去与寺庙借高利贷与刘从德的说辞吗?”
“当然了,日后再借贷要五五分成。”
“这次你就让他找他的亲戚们,家里有钱的都去搞点粮食。”
“到时候你作为皇帝,要用自己的内库当中的钱财去从他们手里购买一些粮食去赈灾。”
听着宋煊的解释,赵祯抿了抿嘴唇。
“能成吗?”
“怎么?”宋煊反问道:
“你今后都是要亲政之人,这点事自己亲自出面都解决不了吗?”
“我当然可以亲自解决。”
赵祯的嘴比心都要快了,激将法还是好用的。
“好,去吧,我等你好消息。”
宋煊让赵祯带着人去办事吧。
他要去国子监找一些乐于助人的学子来帮忙。
赵祯攥了攥拳头,暗自给自己打气,这点事都办不了,将来遇到更多的事,难道也要束手无策,就等着吗?
宋煊瞧着赵祯走了之后,才喊了几个捕快随他一同前往国子监。
此时开封县内的街道行人如梭,街道上的黄泥都要干了,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只是因为祥符县还在向开封县排水,街道周遭的沟渠还在孜孜不倦的奔着汴河排水。
此番把灾民都安置在城外,倒是让不少开封县百姓少了些许担忧。
毕竟这些灾民进城后,大家看不过眼是要给口吃的。
饿急了的,还会偷会抢,对他们人生安全没有什么保障。
当然还有因为粮价不断的上涨,城内百姓反倒出城混入灾民堆里蹭粥喝的。
不光是灾民,东京城还有不少帮闲,想着宋煊什么时候能够大规模招工呢。
虽然大雨过去了,但是粮价大规模上涨,吃饭问题始终是悬在众人头上的一把利剑。
开封县的粮价还不算离谱,祥符县因为积水,不少粮食被淹,粮价可要比开封县还要严重。
宋煊去国子监先找贾昌朝。
毕竟他是被大儒孙奭点为省元的,也可以被认为是孙奭的门生。
往亲近关系来说,他们都是大儒孙奭的学生。
国子监的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