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若是再执迷不悟下去,大相国寺能吸纳其余僧人,也能让你们全都离开,永远不要跟官府做对。”
子远表示自己记住了,但是他还是去寻宋煊了。
钱是可以出,但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尤其是黄河水用不了一两年就会决口。
大相国寺在怎么富裕,那也是遭不住这种讨要的。
一万贯还不满足,难不成要十万贯吗?
宋煊在巡视河流。
开封周边有着非常丰富的水网,直通东京的有汴河、蔡河、五仗河和金水河。
尤其是汴河最为重要,每日的船只运输不计其数。
汴河就被宋廷视为京城运输的生命线。
早在北宋初期,宋太宗就曾感慨地说:
“东京养甲兵数十万,居人百万家,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水,朕安得不顾。”
北宋鼎盛时期,人口高达150万。
当时京城民谚曰:“有食则京师可立,汴河废则大众不可聚,汴河之于京城,乃是建国之本。”
太祖太宗二人在位要求汴河每年都要清淤,但是到了真宗时期,下面的官员请求三年一清淤。
毕竟每年都要征调三十余县的民夫来做此事,可谓是劳民伤财。
他听着一旁熟悉水道的船老大说。
自京东外城上善门至泗洲淮口八百四十里,京师地势比泗州城高出十九丈四尺,河水下泄不畅,治理困难,干旱时节年内仅有半期通航。
宋煊点点头,差人在前任的水图上标记,到时候在这里制作闸门用来控水。
同样蔡河也是京城著名的河道。
自京城戴楼门东广利水门入城缭绕城内,从陈州门普济水门出城,分为东西两支。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iu率领水军从蔡河入淮河抵达寿春。
期间战乱,也有改道不通。
直到柴荣疏导汴河,使得汴河水流入蔡河,畅通了陈、颍的漕运。
北宋又导城西闵水入京城合于蔡河,自此蔡河、闵水连为一河,漕运大畅。
如今蔡河也被称呼为惠民河。
江淮等地的稻米、茶叶、盐巴全都是从这条河运来的。
但是唯一的缺点是蔡河流程东京城人口疏密之地,河道狭窄。
许多权贵都强占河道,建造花园亭榭。
每逢京师大雨,蔡河水泄不畅,经常泛滥,周边变形苦不堪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