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也都在犯嘀咕,皇太后她能执政多久?
官家也是在不断的长大,想要更多的权力。
包拯也是深以为然,他是在场岁数最大的,兴许等宋煊在中枢站稳脚跟,自己还在地方上为官呢。
“哈哈哈。”宋煊有些发笑:
“光靠着连中三元就能直通宰相,偏偏旁人也就得了,你吕乐简能相信这种话?”
吕乐简其实也明白光是在科举考试当中考个好成绩,不等于你有能力做个好官。
就算你有能力做个好官,不等于你做出的政绩突出。
就算你做出来的政绩突出,不代表就要提拔你。
前任宰相的子嗣或者族子都没有得到提拔的,能轮得到你?
朝中有人,才是最好做官的!
“十二哥儿只是你起点比我们高一些罢了。”
吕乐简也不过多解释,毕竟在座的各位,以他吕家势力最盛。
“我其实是担心你在东京城容易受到欺负,我们这帮同窗可就没机会跟你一起去游街,敲登闻鼓,站在你身后支持你讨个公道了。”
“咱们都是官身了,如何还能干游街,敲登闻鼓的事呢?”
宋煊又给身边人倒了酒:
“回头你们帮我向官家写奏疏,弹劾人就行了。”
进士是有权力直接给天子写奏疏的,谁都不能阻拦。
夏竦提拔了范仲淹,但是在改革时期打压他,就是想要把范仲淹转为武职。
你不是打仗厉害吗?
我支持你。
可是这样就剥夺了范仲淹给皇帝上书的权力,被范仲淹严词拒绝。
只要你的话不能顺利的上达天听,到时候皇帝是相信经过旁人转达“你”说的话,还是更加容易相信我直接跟皇帝说的话呢?
这期间便有很大的操作空间。
尤其语言是门艺术。
特别是在政治场上!
帮宋煊弹劾人,吕乐简的嘴角扯了扯,这可真是好兄弟啊。
“十二哥儿,官家是很忌讳结党之事,一旦你出了事,我们远在地方上如何知晓呢?”
“太容易落人口实了。”
“结党?”
张方平瞥了吕乐简笑道:
“你这个既得利益者,最没资格说这种话,谁不知道吕家?”
吕乐简也是深受家族理念影响,一定要让吕家在大宋朝一直伟大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