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得以金榜题名。”
“可咱们都知道,如今大宋是不缺进士的,咱们的夫子王洙不也是因为没有一个好的空缺,才被晏知府邀请到书院教书育人的吗?”
“我们初入官场当官,不也就是相当于科举考试,在地方上努力的做出不错的政绩,就相当于考取个好成绩,才能不断的往上攀爬吗?”
“咱们考出来了,谁不想当宰相!”
就算是目前只想着离父母近点,孝顺父母的包拯也说不出口,自己不想当宰相的那话。
毕竟大家不辞辛苦的考中了进士。
而进士的最终目标,不就是成为大宋宰相吗?
不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也是站在文官的权力顶峰了。
谁没有这个梦想啊?
“不用不好意思。”宋煊瞧着他们笑道:
“不想当将军的士卒他不是个好士卒,就如同不想当宰相的进士,他就不是个好进士!”
吕乐简不可置信的望着宋煊:
“十二哥儿,这是从哪里听到的谚语,我怎么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呢?”
“那还用问?”张方平哼笑一声:
“你没听过的谚语,通通都是十二哥他自己个编出来的。”
“确实是有道理。”
吕乐简他爹是宰相,确实也教导过他类似的话。
在大宋,担任过宰相,那才算是此生无憾了。
王泰他爹是宰相,也是如此教育过儿子。
要不然王旦两个儿子全都是荫补当的官,王泰非要费尽心思的参加科举考试做什么?
韩琦则是想起大相国寺那个算卦之人所言,自己将来也是能当宰相的。
诸如十二哥所言,既然自己年纪轻轻就中了进士,走进官场。
那是否也能够比别人当宰相的时候更加年轻?
这便是优势!
宋煊喝了口酒,笑了笑:
“诸位,努力吧,冲着宰相的位置发起目标,看着别人当有什么意思,不如自己当,过过瘾。”
“谁能跟你比啊!”
吕乐简叹了口气:
“我敢肯定十二哥他兴许用不了十年就能穿上紫袍,用不了十五年就能当上宰相。”
连中三元的升官速度,那王曾已经为后人做好了路线。
就是不知道上一个“伪”连中三元的宋庠,能走到哪一步。
毕竟他是皇太后的人,大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