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更是胡乱作答一气。
许多人都心生绝望。
本以为此番扩招能够有望中进士,未曾想到会是这样结果。
就算礼部还没有公布通过省试的名单,可是经过考试后,大家心里都有了猜测。
唯有极少数举子,觉得自己不到最后,绝不能自己先认输,即使在考场上的策论,也是胡乱写了一通。
欧阳修与张源再次叹息,他们二人连李垂的书籍都没有看过。
更不用说有关其余治理黄河的资料了。
总之,就是跟文彦博的老乡们一样,大抵是上榜无望了。
文彦博瞥了一眼应天府的前后两个解元,他们二人没有搭腔,就是不想刺激好友。
他便明白,果然人家能考解元,也是会元的有力竞争者。
任凭当时大儒孙奭出题在如何刁钻,他们也都能写的出来。
果然,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相当大!
宋煊则是四处观摩,越靠近大相国寺,便越来越繁华。
这座寺庙始建于北齐,传闻是信陵君的宅院,不知真假。
但是是因为唐睿宗做梦了,给改了名字,又出钱修缮。
因睿宗登基前曾为相王,特意将“建”改为“相”,并赐“大相国寺”匾,自此大相国寺声名显赫。
宋太祖时期重建扩大规模,宋太宗又“敕建三门,御书赐额”,直到真宗时期才完工。
寺庙的各院住持的任命和归辞都是要有大宋皇帝下旨准许的。
又是天下第一大寺,香火异常鼎盛。
如此一座有皇家气象的方外之所,然而同时又是万姓交易之所。
这里日用百货、吃穿用品、果蔬美食、珍禽奇兽、文玩异宝无所不包,佛法与芸芸众生各安其所。
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张择端等名人均有关于相国寺的故事。
李清照和丈夫“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宁可当衣服也要逛大相国寺。
张源嘴里说着大相国寺,每月有五次开放的日子。
百姓可以在寺庙里进行交易。
宋煊觉得这就跟乡村大集似的。
几个人也不卖东西就随便闲逛。
寺院的大门前,都是买卖飞禽、猫、狗之类的,各种珍禽奇兽,在那里什么都有。
第二、第三进寺门,买卖的都是日常使用的物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