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桌前,台灯的光晕照着她因缺乏睡眠而苍白的脸,但她的眼睛却燃烧着发现猎物踪迹时的亢奋光芒。
她拿起红色铅笔,在那张趋势图的关键节点上重重圈点。
“这绝不是简单的管理疏忽,更不是基层的蝇营狗苟!”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因为接近真相的激动,“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精心设计的盗窃!有人在利用帝国北上的生命线,进行大规模且有组织的物资走私!”
她推开算盘和一堆表格,拿出一张白纸,开始进行更深入的推演:
动机是什么?
如果只是为了牟利,在黑市上零星出售这些军火药品,风险极高且效率低下,很容易被追查。
为何要冒着杀头的风险,持续不断地从风险最高的北方军列上下手?
渠道是什么?
这些物资是如何在严密的铁路网和层层关卡监视下“消失”的?必定有内应,有一套隐藏在合法运输流程下的秘密操作手法。
可能是在编组站利用调车的混乱时机进行掉包?
还是在某个“可靠”的中间站借口“临时检修”或“编组作业”时秘密卸货?
亦或是利用了某些不为人知的支线或废弃站点?
终点在哪里?
这些被窃取的“幽灵物资”最终流向了何处?
能够消化如此数量和质量军火物资的,绝不可能是小股的土匪或地方势力。
在华北,谁最缺乏武器弹药、药品燃油,又最渴望得到这些补给?
一个答案几乎呼之欲出红党军队及其根据地!
而且,很可能还不止红党,连山城的军队也活跃在这条补给线上,他是在利用军列光明正大的走私物资!
这是资敌……
这个推断让南田洋子感到一阵心悸,如果属实,这意味着帝国的运输系统,这个被视为“圣战”命脉的庞大网络,不仅被蛀空,更是在用自己的血肉,源源不断地喂养着最具威胁的敌人!
这比十个军统暗杀小组造成的破坏还要巨大和深远!
她立刻整理了一份极其详密的初步分析报告,没有使用任何公开的文书格式,而是亲手用密码符号和只有极少数人能看懂的暗语书写。
报告中,她列举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异常案例,清晰地展示了三条规律,并明确提出了存在“系统性且组织化物资走私,疑似资敌”的严重指控,虽然没有直接点名陈阳,但字里行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