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为突围;照明弹升空后能照亮海面三里,足够你们锁定目标。”
陈璘眼睛一亮。夜里的马鲁古海像一块黑布,红毛夷正是借着黑暗的掩护来去自如。照明弹与信号火箭,等于在黑布上剪了几个口子,让联合舰队的协同不再受夜色限制。
当天夜里,红毛夷果然又来偷袭。三艘快帆船试图趁着涨潮潜入安汶港,却刚靠近航道就被瞭望哨发现。红色信号火箭窜上夜空,紧接着,数枚照明弹亮起,海面瞬间如白昼。“白泽号”与“圣十字号”的龙炮同时开火,爆破弹在快帆船周围炸开,浪花冲天。红毛夷没想到联合舰队的夜战反应如此之快,仓皇转向,却被早已埋伏在侧翼的“玄豹号”咬住。一番交火,一艘快帆船被击沉,另外两艘带着浓烟逃离。
这是反围歼的第一个胜仗。消息很快传遍马鲁古群岛,土邦的首领们开始主动联系联合舰队,提供红毛夷的藏身水道与补给据点。陈璘抓住机会,下令展开“分区清剿”:轻巡分队负责清理岛礁间的小股突袭队,主力舰队则针对红毛夷的补给锚地进行打击。
太子慕容彦在此时提出了一个不同的思路。“陈将军,我们不仅要打退红毛夷,还要让马鲁古离不开南夏。”他带着一份计划书登上“白泽号”,“我让人从广州运来了稻种与纺织机具,还有一批农技与手工业师傅。土邦的香料依赖出口,但粮食与布匹常常短缺。我们帮他们改善农业,教他们织布,他们的根基稳了,自然不会轻易被红毛夷拉拢。”
陈璘看着计划书,心中感慨。太子的目光已经越过了战场,看到了战后的人心。他立刻批复:“准。我让人划出一片营地,供师傅们居住与教学;同时通知各土邦,愿意学习新技术的,南夏免费提供种子与机具,还负责保护他们的农田与作坊。”
民心工程很快见效。安汶附近的一个土邦率先试种南夏的稻种,产量比当地原有作物翻了一倍;纺织作坊里,土邦的妇女学会了纺布与染色,织出的棉布质地细密,不仅能满足本地需求,还能通过联合舰队运往其他港口销售。越来越多的土邦加入进来,他们主动组织民兵,配合联合舰队巡逻,甚至有人带着自家的小船,冒着风险为舰队运送淡水与食物。
红毛夷的封锁开始松动。他们发现,无论如何劫掠,马鲁古的土邦依然站在南夏一边;无论如何布设航道障碍,联合舰队总能在最短时间内清理干净。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南夏的“追风级”似乎越来越灵活,龙炮的射程也在不断提升,几次正面交锋,红毛夷的快帆船都讨不到便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