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灿刚接手,所有收入就大幅增长,即便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耕犁、水车改良的功劳,有彻查隐田隐户的成效,还有拔力部落归附的助力。
明年就算还是由杨灿打理,也难有这般耀眼的成绩;
可即便如此,谁要是接了手,明年若没有新的突破,哪怕众人都明白其中缘由,还是会忍不住在心里嘀咕一句:你不行!
所以说,即便此刻杨灿主动将手中的产业拱手让出,也绝不会有人愿意在这个时候接下这烫手的山芋了。
上一次众人避之不及,是因为都看清了这些产业里藏着大坑,稍有不慎便会把自己彻底埋进去;
可这一次,却是因为杨灿交出的成绩单太过耀眼。
那节节攀升的收益、实打实的丰收,早已将标杆立到了无人能及的高度。
谁又愿意在这个时候接过来,去面对这“无论如何都无法超越”的窘境呢?
杨灿这边,丰收的账目从来不是堆积到最后一起上报,而是每完成一项统计,便立刻整理清楚呈递上去。
一笔笔、一项项,清晰得如同秋日里晾晒的谷物,颗粒分明。
于家的总账房收到各方数据后,不敢有丝毫耽搁,连夜汇总核算,次日一早就捧着厚厚的账册,恭敬地送到了于醒龙面前。
于醒龙枯瘦的手指抚过账册上醒目的数字,原本因病痛而紧绷的眉眼渐渐舒展开来。
连带着他那病恹恹的身子,似乎都轻快了不少,仿佛连日来缠身的不适,都被这亮眼的收成驱散了大半。
他忍不住拍着桌案,连说了三个“好”字,最后竟畅快地笑出声来:“好啊,好啊,哈哈哈……”
笑声稍歇,于醒龙转头看向身旁的邓管家,语气里满是欣慰与庆幸:
“邓浔呐,你瞧瞧,当初咱们把杨灿放在这个位置上,真是太对了!这才叫适得其所,适得其所啊!”
邓浔闻言,脸上却露出一抹苦笑:适得其所?恐怕更多是误打误撞吧。
当初杨灿不过是被推来给二爷留下的烂摊子填坑的,谁能想到,他不仅没被坑困住,反而把这些产业经营得风生水起。
还有那本打算用来替换杨灿继续填坑的李有才,最后竟然成了外务执事。
反倒是原本稳稳当当、没沾半点“坑”的张云翊与何有真,先后栽了进去。
这世事变幻之奇妙,真是让人始料未及。
而此时的杨灿,又已开始筹备下一项大型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