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刘记土产”四个字蒙着厚厚的灰尘,几乎难以辨认。
店门口堆着一些不知名的杂物,上面落满了灰。
阳光明停下脚步,看似随意,实则警惕地打量了一下四周。
巷子很深,两边是高高的斑驳的院墙,几乎看不到行人。只有远处一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里翻找着什么。确认环境安全后,他这才抬腿走了进去。
店里光线昏暗,只有门口透进的一点天光,勉强照亮室内。
货架上零零散散地摆着些箩筐、麻绳、粗陶碗罐、锈迹斑斑的农具之类的杂物,都落满了灰,看来生意极其清淡,许久无人问津。
柜台后面,只有一个头发花白稀疏的老掌柜,正靠在一把吱呀作响的破竹椅上打盹,脑袋一点一点,口水都快流到衣襟上了。
听到脚步声,他才懒洋洋地抬起沉重的眼皮,浑浊的眼睛里带着长期的麻木。
“客人买点什么?”老掌柜的声音有气无力,像是饿了很久的样子。
阳光明快速扫视了一眼店内,确认店里确实只有老板一个人。
他心里有了数。这种偏僻、冷清、几乎没有任何油水可捞的小店,上面派来监督政策执行的那些“专员”,大概率是看不上,懒得来的。
他有这样的顾虑,是因为金圆券刚刚推行,正是抓的严的时候。
八月十九号,也就是几天前,上面正式推行金圆券,强制要求所有交易必须使用这种新货币,并且严格执行所谓的“八一九限价”,所有商品价格必须冻结在八月十九号那天的水平,不允许涨价,试图以此遏制已经失控的通货膨胀。
同时,严禁个人持有银元、黄金、白银和外币,必须在九月三十号之前去银行兑换成金圆券,违者重罚,甚至可能惹上牢狱之灾。
那些规模大些,位置好些,生意兴隆些的店铺,都有专人像鹰隼一样盯着,确保买卖双方都用金圆券,并且物价不敢越雷池一步,稍有差池,便是重罚。
但这里,显然没有那种“待遇”。
这给了阳光明操作的空间。
阳光明手里没有金圆券,但他的冰箱空间里,每天可以刷新出十块银元。
空间里每日刷新出的五十公斤黄金,太过贵重,不好动用,日常花销,还是使用银元更方便一些。
既然没人监督,他自然不用费事跑去银行兑换金圆券,而这店的老板,也肯定更乐意收下实实在在、叮当作响的银元。
“老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